截至18日,12月商品住宅的入市项目量已达到16个,新增供应套数4596套,几乎相当于10月与11月供应量之和。业内专家表示,随着12月这波集中“冲业绩”潮的逐渐退去,2017年一季度市场供应也将随之进入季节性低迷期。供 ...
截至18日,12月商品住宅的入市项目量已达到16个,新增供应套数4596套,几乎相当于10月与11月供应量之和。业内专家表示,随着12月这波集中“冲业绩”潮的逐渐退去,2017年一季度市场供应也将随之进入季节性低迷期。
供应
年末业绩冲刺
由于业绩好于预期,多数房企的年底策略从冲量转为增利。
多个今年销售不错的项目在年底同样逐渐“低调”下来。在朝阳、大兴等地,不少项目开盘至今已去化七成左右,销售目标完成较好,目前进入到顺销阶段,并不着急推盘。
不过,大多数房企毫不放松,仍有许多房企出于业绩冲刺的考虑,在年末之际会相应加大新品推出。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从供应情况来看,12月第三周(12月12日-12月18日)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共有两个项目入市,分别为别墅项目北科建泰禾丽春湖院子与商办项目 国门智慧城(楼盘资料),两个项目共新增住宅产品360套,预售许可面积4.4万平方米。而截至18日,12月商品住宅的入市项目量已达到16个,新增供应套数4596套,几乎相当于10月与11月供应量之和。
位于大兴的某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政策收紧,我们对明年的市场前景判断较为谨慎,产品之间竞争将会比较激烈。年底来临,可以的话还是走一部分,落袋为安好。”
同样加大供应的还有别墅市场,从供应情况来看,调控之后普宅市场取证预售速度明显放缓,但10月与11月份共有8个(次)别墅项目取证,尤其是11月份共有5个别墅项目取得预售许可,新增供应面积771套,而在调控前的9个月北京别墅市场月均预售量仅为433套。
与以往调控之后加推普宅,雪藏别墅的策略不同,今年“9·30”紧缩调控之后,别墅取证速度反而加快,其中调控后首个取证项目景粼原著(楼盘资料) 即为别墅项目。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认为,受到“高价地”因素影响,自去年开始普宅市场已出现全面高端化倾向,新盘高价定位,老项目随之涨价,这也成为新一轮调控的“重点关注”点;另外普宅价格的快速拉升使得新房与二手房之间的价格差距明显拉大,受到调控影响二手市场价格率先出现松动,也会使得部分购房群体由一手转向二手。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新房普宅推盘速度明显放缓,而别墅类项目由于产品差异化较大价格对比度较低,在取证方面所受影响反而较小,另外基于别墅市场总体量较小且有低密度等独特优势,可替代性产品较少,因此今年新一轮调控之后开发商的应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需求坚挺、取证较易的别墅成为了目前楼市支柱之一。
任启鑫分析认为,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高层表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这一态度当中可以看出,当前对于房地产市场收紧调控的持续性将是中长期的。因此前期高价拿地,面临较大资金成本压力的项目,或是抗压性较差的中小房企纷纷选择“积极应对”,入市节奏逐渐加快。不过随着12月这波集中“冲业绩”潮的逐渐退去,2017年一季度市场供应也将随之进入季节性低迷期。
成交
12月成交量开始企稳
自“9·30”调控开始,在经历两个月的严厉调控后,北京楼市销量开始企稳。
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12月第三周(12月12日-12月18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1381套,成交面积16.62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减少10%、14%。与此同时,上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42951元/平方米,环比下滑7%。
而截至18日,12月北京商品住宅共实现成交3728套,成交面积45.47万平方,相比上月同期均减少2%。与11月和10月分别环比下跌30%、32%相比,12月商品住宅成交的环比跌幅明显收窄。
全国楼市也表现了同样的趋势。调控影响之下,各地新房市场在整体成交回落之后,近期成交走势趋于平稳。从数据相对完整的36个中原所监测的城市来看,上周新建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微降0.3%,其中一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下降3%、6%,二线城市则上升5%。36个城市中,成交量环比上升和下降的城市个数各半。从调控城市与非调控城市的对比来看,其新房成交走势基本一致。上述36个城市中,上周调控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微升1%,非调控城市环比微降2%,显示市场整体趋稳。
另据中原监测的19个城市开盘认购率数据来看,近五周均在低位徘徊,五周平均认购率值为67%,而今年前期的平均认购率水平达74%。在推盘量整体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认购率走低显示出市场明显转淡。
成交价格在11月开始有所降温。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分别比上月减少7个和8个;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增加,分别比上月增加4个和7个。而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也迅速降温,11月下半月与11月上半月相比,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2个城市环比持平,其余4个环比涨幅均回落至1%以内。
单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明显的降温趋势。安居客、58同城和赶集网数据显示,从9月到11月,北京、广州的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逐步缩小,11月北京已经基本止涨。上海、深圳则由升转降,其中上海11月开始下降,深圳自10月起已经连续下跌两月。
“自9·30调控之后,北京商品住宅成交情况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跌,造成这一转向的原因主要在于,调控收紧使得部分购房者失去购买能力,以及供应方的止步不前。”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认为,不过,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市场筛选之后,部分资格受限或资金受限的客户已被剔除,目前市场当中所保留的多为真正“刚需”客群,以及资金转换度更高的中高端客群,需求市场逐渐稳定。而对着年底部分房企开始集中推盘,抢跑市场、回笼资金,市场供应明显回升,曾一度蛰伏的购房需求受到激发,使得岁末12月的成交量出现企稳回升之势。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