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内信用机构遭遇金融机构的公开质疑

来源:中国证券 2008-09-03 11:24:08

8月,国泰君安发布了一份题为“国泰君安公司债评级系统”的研究报告,直言信用机构评级对实际交易缺乏指导意义,并把评级公司评级的主体信用所占分值比重从91%降为26%。一场针对信用评级公司的信任危机在中国资本市场蔓延

    8月,国泰君安发布了一份题为“国泰君安公司债评级系统”的研究报告,直言信用机构评级对实际交易缺乏指导意义,并把评级公司评级的主体信用所占分值比重从91%降为26%。一场针对信用评级公司的信任危机在中国资本市场蔓延。对于投资者,国泰君安的直言道出了其中的不满,更击中了国内各评级机构的痛处。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在牵头发行的一批大连市中小企业集合债为例,其主要牵头人中小企业协会投融资服务中心主任刘永利却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评级:“一是评级有很多人为的因素;二是评级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对债券投资人并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投资人有自己的体系;三是银行贷款的评级标准和资本市场的评级标准不同,导致中小企业的评级差别很大,企业发了一次债,导致其评级从AAA掉到了BBB,会影响其和当地银行今后的合作。”刘永利表示,“最突出的问题是评级问题。我所接触的投资者并不看重信用评级,而是自己有一套标准来决定要不要买这个债。”横店集团或许就是一个例子,去年11月其5亿元10年期公司债顺利发行,当时,大公信用评级公司给予AAA级的主体信用评级。不过,与此大相径庭的是,如今北京一基金固定收益部将横店集团公司债调为了“不可投资级”,建议投资者不要在二级市场买入。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姜超表示,“公司债市场的评级以信用机构评级为主,但其评级对实际交易缺乏指导意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首张个人征信牌照下发 业内:为风险防控扎牢篱笆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2018-03-01 11:11:33

信用惩戒,能否破解“执行难”


安徽日报 2013-07-30 22:08:0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