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毒奶粉事件:前所未有的公共信用危机!

来源: 华龙网 2008-09-23 08:59:51

随着质监总局局长和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的引咎辞职,持续延烧多日的毒奶粉事件在波涛汹涌的民意面前,似乎依然没有止损的迹象。   商业品格的彻底沦丧、市场规则的极度扭曲、潜规则的极度盛行,千万儿童涌进医院的恐慌和无助,家宝总理的

  随着质监总局局长和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的引咎辞职,持续延烧多日的毒奶粉事件在波涛汹涌的民意面前,似乎依然没有止损的迹象。

  商业品格的彻底沦丧、市场规则的极度扭曲、潜规则的极度盛行,千万儿童涌进医院的恐慌和无助,家宝总理的连声道歉,构成了毒奶粉事件斑驳陆离的众生相, 带来改革开放30年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公共信用大危机!

  企业自清公众不信、部门自清公众怨怒、专家释疑公众质疑,毒奶粉从三鹿一家延伸到22家奶粉生产商,涵盖国内几乎所有的品牌生产商,偌大的中国,物华天宝,居然几无可信之奶,居然几无可信之人,堪称伤及国本,国家质检总局、各色违规生产企业,难道仅仅引咎辞职就可赛责。温文尔雅的温家宝总理一句“没良心”,道出他老人家多少的无奈与愤懑!

  如果不是三鹿的严重超标,不知道这个行业潜规则还要捂到何时,想起蒙牛老总牛根生信誓旦旦的在中央台谈笑风生的样子,如今信用却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在这场没有赢家的中国奶业链条上,作假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民,而是在中国改革大潮中成长起来的行业精英,他们平时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却把精品出口,把问题奶粉卖给国人,他们在各色殿堂里作为成功企业家,作为行业精英,作为长期的话语霸权者和价值输出者,高谈阔论,引导公众,不料却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不但导致行业坍塌,而且绑架了国家信用,酿成改革30年来最大的市场诚信危机,不但未能成为民族品牌,反而千夫所指,让奥运之后的祖国蒙羞,真乃民族罪人,给中国市场经济前进道路上抹上一层浓重的阴影,真是情何以堪!

  数数这场危机的受害者或许有助于我们厘清毒奶粉事件的危害:祖国的未来、公民健康安全是直接受害者;行业洗牌,脆弱的奶农杀牛倒奶,成为直接受害者;奶业经销商积货如山、退货如潮,欲哭无泪,成为直接受害者,违规企业退出市场,工人失业,成为直接受害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国产正规厂家成为间接受害者,而最大的受害者,已经逐渐从行业信用缺失上升到市场公信、国家公信的恐慌与质疑上来,给中国制造带来严重的负面形象。市场经济的价值内核是诚信正义,靠制假贩假降低成本,尽管地球人都知道行不通,这么多的奶业“精英”却置若罔闻,拿着名牌当挡箭牌,真是罪莫大焉!

  我们要追问,为什么一个行业会集体堕落!为什么会堕落!难道仅仅是诚信危机吗?难道是我们的文化容忍藏污纳垢?还是中国的消费者太过宽容,或者是监督制度的漏洞?对这些的问题的追问已经影响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国家的公信,市场诚信。

  在法律层面,我们是否对造假太宽容,这些违规企业法人是否应该承担最严厉的后果。让违规老板终生不得涉足食品生产,甚至担负刑责,是否应该成为法律共识?

  在文化层面,我们的消费者是否对问题企业太过宽容,一次次宽容,不过是对问题企业的一次次大胆违规的鼓励,让违规企业倾家荡产,是否应该成为我们的文化共识?

  在政策层面,我们的监管部门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搞成一个个敛财的工具,搞成一个长长的利益链条,如今废弃亡羊补牢,但是还有多少类似的评选,多少类似的明星代言,忽悠公众,我们是否应该举一反三,彻底清理这些政策领域的灰色地带。

  只有当问题企业需要付出惨重的逐利成本时,我们的市场经济才可能真正回归理性,但愿经过此劫难,诚信正义作为基本价值能够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和国民的基本准则。只有达成这样的全民共识,中华文明或许才真正繁荣起来,倒塌的诚信才可能在无耻的废墟中得以重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恶意透支 最高可判无期


网络 2015-07-18 10:40:00

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人民法院报 2014-03-10 12:49:0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