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观点:对王石的批判就是对地产富豪群体的批判

来源:上海国资 2008-06-17 16:16:42

对 王石的批判就是对房地产富豪群体的批判   被卷入公共批判舆论的漩涡,对于王石来说,是精神上的地震。而且当这种公共舆论表现出高度一致性的时候,也就成了王石的事业上的地震。不慎重的表态,几乎让王石成为人民公敌,即使后来采取道歉和补救措

         对 王石的批判就是对房地产富豪群体的批判

  被卷入公共批判舆论的漩涡,对于王石来说,是精神上的地震。而且当这种公共舆论表现出高度一致性的时候,也就成了王石的事业上的地震。不慎重的表态,几乎让王石成为人民公敌,即使后来采取道歉和补救措施,也不能完全化解人们对他的批评。

  王石透露,万科内部慈善募捐活动都要求普通员工的捐款不得超过10元。一言不慎,王石满盘皆输,成了“替罪羊”。 实际上,人们对王石的不原谅,更多的反应的是人们对王石背后房地产富豪群体的怨气。人们根本不在乎王石是不是好的,而是在于房地产富豪的防线,在王石这里出现了破绽,于是千军万马就从这个狭缝中涌入。

  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电视滚动直播,汶川地震第一次让所有中国人对灾难感同身受。人们被迫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安慰。这时候,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很像抗日战争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战争对于汉奸的痛恨情绪,也部分折射在房地产富豪身上。认为慈善是一种自愿行为,不可苛求,捐一分与捐千万都是一样功德,在这里是废话。对于老百姓来说,即使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也不能适用于房地产富豪。

  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的富豪一大半是房地产富豪。房地产富豪上福布斯排行榜有一个窗口效应,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财富是怎么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他们的财富被普遍地认为带有某种意义上的原罪。在天灾地震面前,人们希望房地产富豪捐款赎罪,而且希望他们多捐。这不是仇富清算,也不是逼捐,而是给房地产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

  房地产富豪确实无法让人原谅。身价逾千亿的大陆女首富杨惠妍及其所有的碧桂园合计捐助 1300万元;王石的万科地产去年销售收入超过523亿元,捐款220万元;潘石屹名下SOHO中国捐款200万元;创造了“星河湾神话”的广东地产大鳄黄文仔捐款200万元;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捐款230万元;“地产思想家”任志强尚不见动静;“地产革命家”冯仑尚不见踪影。

  相比之下,相对干净、更依赖于市场本身聚敛财富的工业富豪就很少进入福布斯排行榜,而这次赈灾却比房地产富豪慷慨得多。这是因为他们对市场经济有一种感恩,中国市场是他们的市场,中国是他们的家,所以他们知恩图报。中国的房地产富豪对市场的认识似乎有一种原教旨倾向,更倾向于认为市场就是利益最大化。在民族灾难面前,如果房地产富豪们能够有一个好的表现,实际上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化解社会上对他们的怨恨。而房地产富豪们在这个时候却表现出了一种集体性的政治智慧贫乏,从而使他们更加无法与社会公众实现和解。

  因此,虽然王石在被批评后提出投入1亿免费建100万平方米房子给灾民,5月21日又向全国人民表达道歉,但并未取得一般社会公众的谅解。而这种不肯宽恕的社会情绪背后同样是社会公众对房地产富豪们的不能原谅,对王石的批判就是对房地产富豪群体的批判。客观地说,在房地产富豪中,王石的社会公众形象应该算是比较好的,而此次灾难中也被社会舆论批判,可见社会公众对房地产富豪的态度。

  王石们与社会公众的对立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中国改革的负效应之一。但是,王石们的财富迅速聚集也同样是中国改革的产物。这种负效应的缓解固然需要更进一步的社会改革,但是,王石们在此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努力,避免此次地震灾难中的争论再次重演。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江东禧瑞都精装6600元 或坚定购房者买房信心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43

昆明市中低收入租房或可提取公积金


春城晚报 2010-07-29 17:48:20

开发商假摔 房价高位徘徊


深圳特区报 2010-05-20 15:36:09

五大城市二手房成交大跌 挂牌价格下跌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4-28 17:26:38

68%网友认为南京楼市并未回暖 小阳春是短暂


焦点南京房地产网 2008-11-19 13:16:4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