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企信用评级大增(关注央企)

“标准普尔组织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评价,与2000年相比大大提高。接近20家中央企业都已经升级为A+。”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在10月17日参加“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FO论坛&rdq

凤凰网财经 2009-10-19 08:50:14

不良信用“清零”应公平博弈

如果你的信用卡有逾期还款的记录,买房需要申请房贷时,极有可能被银行以“信用不良”为由拒之门外,而且你不知道这种“霉运”会持续多长时间。现在这种状况即将改变了――据《新文化报》昨日报道,13

春城晚报 2009-10-16 17:06:41

个人信用银行说了算 征信制度不要变成垄断帮凶

近日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负面记录保留期最长为7年。此外据了解,目前包括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居民水电煤气等缴费信息,都在逐步地被纳入到征信信息当中。   近几年来,诚信(或信任、信用、信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

金融网综合 2009-10-16 17:05:29

征信管理立法 已有信用记录受质疑

国务院近日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引起各方对信用记录的热议。一时间很多信用卡持卡人都忧心忡忡,对自己是否已经因“典型性无知”而被征信系统记了不良信用记录而烦恼。一方面我们忧虑自己现在可能陷入信用陷阱的

法律界网站  2009-10-16 14:35:26

院士直揭学术界13类不端行为 吁建诚信工作体系

院士历数13种学术不端   建议设立诚信档案,作为评奖依据   晨报讯(记者 姜葳)“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一批杰出人才成长的同时,我国科技界建设也带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原始创

北京晨报网 2009-10-16 11:23:35

“水电气缴费入信用记录”的制度陷阱

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稿界定了信用信息的范围,包括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基本信息。央行还透露,今后个人水、电、气缴费情况、欠税情况等都将纳入信用记录。(据10月15日《武汉

长三角新闻网 2009-10-16 10:07:44

河池公交车6年“吃进”12万元假币 呼吁诚信投币

无人售票公交车在河池城区投入使用以来,绝大部分乘客自觉按规定投币,却也有一些人偏偏对“一元”的公交车费打起了歪主意。据统计,6年来,河池城区公交车的钱箱共“吃进”12万多元假币。 假

河池日报 2009-10-16 09:20:17

水气交费拟纳入征信信息 拖欠者将有信用污点

刚刚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表示将逐步将居民水气交费信息纳入到征信信息当中。记者10月1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了解到,银行方面早有计划将水气交费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并已与相关部门沟通,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半岛网 2009-10-16 09:09:01

完善信用体系须建立信用循环反馈机制

近期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再度将信用体系建设的诸多命题推向媒体焦点,无论是信用污点的保留期是否过于宽容还是信用信息的收集边界问题都成为争论对象。理清这些需要回归到信用信息本身的价值考察上来。   信用信息的关键价值之一是在

金融界 2009-10-16 09:06:23

农业部彻查黑奶站 中国乳业再次面临诚信拷问

“三聚氰胺”事件刚刚过去一年,在开始迎接“全面复苏”的关键时刻,中国乳业再次遭遇严重的诚信危机——宁夏黑奶站事件曝光。日前,有消息称,虽然国家明令禁止私设奶站,但宁

中国新闻网 2009-10-15 13:20:54

淘宝自查折射网购信用难题

中国B2B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报告称,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已经突破1亿,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1034.6亿元。  但是,在这一市场中,不但有正常的交易,还有“刷信用”等有损网购市场的灰色产业链。&ldquo

法制网 2009-10-15 11:48:35

负面信用记录最长7年?(图)

制图 王辰   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无法删除让许多市民紧张不已,随着10月13日《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有“信用污点”的人看到了一线曙光。在意见稿中,我国首次明确个人负面信用记录最长保留7年,这意味着

天津网 2009-10-15 10:33:15
第一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