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王辰 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无法删除让许多市民紧张不已,随着10月13日《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有“信用污点”的人看到了一线曙光。在意见稿中,我国首次明确个人负面信用记录最长保留7年,这意味着
制图 王辰
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无法删除让许多市民紧张不已,随着10月13日《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有“信用污点”的人看到了一线曙光。在意见稿中,我国首次明确个人负面信用记录最长保留7年,这意味着过期不良信用记录将不会再造成影响。针对此事,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在他看来,不良信用记录保留时间有了明确限制对个人肯定是利好。记者 苗娜
不注意征信贷款碰壁
市民小王办理房贷时领略到了信用记录的作用。“平时对银行征信不太注意,今年7月去办理房贷,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我无法办理。询问后才知道,这是因为我的上一套房贷出现了多次逾期还款现象。现在,我充分认识到了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再也不敢逾期还款了。”
银行向个人放贷考虑哪些因素?本市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个人信用卡的不良记录一般不会影响放贷。“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房贷信用记录,特别是逾期还款。”兴业银行信贷科负责人韩旺透露,目前征信系统中可查到贷款申请人5至6年的信用状况,审查主要是看是否连续3个月逾期还款及是否经常逾期还款。光大银行方面也表示,房贷连续3个月逾期还款就会对再次办理贷款产生影响。
负面信用者有望翻身
随着《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小王重新看到了办理房贷的希望。《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规定,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这也就是说,如果该条例最终通过,个人负面信用记录最长保留7年,因种种原因留下负面信息的人有望打一场“翻身仗”。
市民小陈认为,5年和7年的期限比较切合实际。“如果保留时间太短,不足以对失信行为起到警示作用,而时间太长对于那些非主观意愿导致的失信行为又显得过于严厉。”市民刘小姐则表示,应建立一套更为灵活完善的不良信用记录保存机制。“一个人的负面信息越多,保留时间就应该越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不良信用记录保留时间设限对于个人肯定是利好。个人信用状况随时间发生改变,不应因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问题而影响一生,此次出台的时间期限是否合理,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银行释疑
7年期参照国际惯例
据了解,此次《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是我国首次公开提出负面信用信息保留时限问题。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始终没有明确说法,导致很多存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都认为自己贷款无望。
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此前银行内部对于不良信用记录存在着7年期和终身制两种说法,此次这一问题得以明确。本市某银行相关人士认为:“以前只有工作人员输入造成的信用记录错误才能申请修改,而信用污点保留一辈子不合理,7年的最长标准也是参照了国际惯例。”
针对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国际上一般的做法是保留7年。按照美国的做法,一般的负面信息保留7年,破产的、特别严重和明显恶意的负面信息保留10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