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房价退烧凸显楼市调控成效 改善民生是未来方向

来源:新浪乐居 2017-10-29 19:49:04

  调控政策带来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拐点首次全面出现。而我国房地产领域租售并举、共有产权、限售等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逐渐落地,更清晰的长效机制在加快制定。房价"退烧"凸显楼市调控成效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 ...

  调控政策带来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拐点首次全面出现。而我国房地产领域租售并举、共有产权、限售等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逐渐落地,更清晰的长效机制在加快制定。

房价"退烧"凸显楼市调控成效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显示,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继续全部下降或持平,同比涨幅全部回落。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调控政策带来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拐点首次全面出现。而我国房地产领域租售并举、共有产权、限售等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逐渐落地,更清晰的长效机制在加快制定。

  网民认为,房价涨幅回落凸显楼市调控成效,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越来越明显,大中城市房价整体"退烧"反映中央政策掷地有声,未来我国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将更加着重民生,必将迎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格局。

改善民生是未来方向

  网民"宋铖"认为,"'房住不炒'真的说到人们心里去了。话是这么说的,事也是这么做的,以后要坚持,去年到现在一直贯彻这种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已经从过去重市场向重居住发展转变,这跟'房住不炒、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保持了高度一致。我们的努力方向也要随之而变,将更加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本质,让所有人都有房子住才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强调房价。"

  有网民称,执行一年多的限购限贷等政策起到了作用,成功"堵住"了房价继续上涨。而"疏导"的政策也基本确立,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过去的几个月,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在出售土地时要求开发商只租不卖,或者建设共有产权住房。但是,仍需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 资、立法等手段,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逐步引导市场回归到一个理性的水平。

  网民"黄志龙"分析,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点,整体上需要防止房价过快回落,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以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逐渐消化过高的房价。

  网民"杨飞"说:"应该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夹生层的住房需求。"

发展多层次供应体系

  网民表示,除了严控楼市投 资投机之外,我国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形成,还有待借助市场的力量,发展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网民"毛同辉"说:"有必要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除了买卖交易外,还需加快房屋租赁市场、共有产权住房的发展和建设,同时缩减住房炒作的空间和土壤。"

  网民"宋铖"认为,房子总量并不少,总量早就告别短缺时代,但是曾经被炒房者占有资源,让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无法获得。这种现状是要改变的,将来要用市场机制手段使炒房者把多余的房子投入市场。当下调控是在改变资源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未来通过财税机制、空置税等约束囤房行为,基本上长效机制就形成了,但是这个过程尚需时间。

  网民"朵朵"建议,老百姓的住房观念要有转变。"人人一定要有房住,不见得人人都必须买房住。这样的观念如果能够深入人心,房子的问题会变得简单一些。"

  也有网民称,加快长效机制建设对促进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住房租赁、共有产权住房都是长效机制探索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应充分考虑政策、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如在土地供应方面,应合理增加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住宅用地供应,这可以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预期、并有助于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此外,在税收、金融及市场价格等多个方面也都应该进行通盘考虑与安排。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昆明市中低收入租房或可提取公积金


春城晚报 2010-07-29 17:48:20

天津二手房惊现倒挂 六大二手房区pk新房


新浪天津房产 2010-06-30 00:55:40

厉政之下 广州个别楼盘一成首付揽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4-29 16:52:16

五一房价不会大降 但软优惠将增多


广州日报 2010-04-22 00:46:42

拆迁专家披露废墟致富内幕


武汉晚报 2009-12-09 15:19:2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