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为A+,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依据是,“长时间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 同时表示,尽管中国政府近期加大控制企业杠杆水平的 ...
9月21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为A+,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依据是,“长时间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 同时表示,尽管中国政府近期加大控制企业杠杆水平的力度,有望稳定中期金融风险趋势,但“我们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的信贷增长速度仍不低,会继续推动金融风险逐步上升”。
用纯粹的理论套路和僵化的评价标准,不切实际地评价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已经脱离了世界经济,也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也有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环境和负债结构,而不是一成不变。如果不加区分地照搬硬套,就有可能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价,得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很显然,标普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价,就是僵化而教条的评价方式,并不符合中国主权信用的实际。
我们并不否认,近年来,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也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也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做支撑,有强大的物质财富做保证,而不是单纯的信贷增长和负债增多,如果忽视中国经济增长这一重要条件,单纯看信贷增长、负债增多,显然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是刻舟求剑,而不是客观理性地评价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和信贷增长。
信贷增长
事实也是,中国的信贷增长,与中国的信贷结构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太平衡,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重还较高。而经济发展速度又较快,企业融资需求较大,自然,信贷增长速度就会较快。如果中国的直接融资比重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信贷资金增长速度就会慢得多、规模也要小得多。同时,政府负债也没有达到国际警戒线,没有构成明显风险。因此,以信贷增长和负债增加简单地评价中国的主权信用,也是不切实际的,是机械教条的,既不客观,也不理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信贷增长较快可能会引发风险。因此,已经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控制信贷增长,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去杠杆,就是采取的有针对的性化解债务风险的具体手段,且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政府负债增量已经有效遏制,企业负债也在结构调整中出现结构改善、增速放慢、规模控制的良好迹象,根本不存在爆发风险的可能。以今年8月份为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只同比增长了8.9%,远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平均增速,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已经基本协调。尤其是实体经济获得的信贷资金规模增长、比例提高,更使信贷资金增长的结构不断改善,效率不断提升。
同时必须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较高比例的居民储蓄,为间接融资提供了强大支撑。只要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坚持审慎有序的原则,有效把控好风险,不要盲目放贷,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不存在标普所说的那些风险。
眼下,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补一降”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协调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断增强供给的质量与效率,促进经济更加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前些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信贷增长速度偏快的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化解风险、平衡结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中国所采取的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如煤炭、钢铁、水泥等,都已经出现供需不断平衡、效率不断提升的良好景象。只要坚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去,将“三去一补一降”工作做好,中国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和政府债务的稳定运行,不发生风险。
信贷增长
如果标普是出于善意,对中国债务管控工作提出提醒,是对中国的关心,中国应当表示感谢。但是,如果是出于某种目的、某种需要,刻意丑化中国的债务状况,盲目拨高中国的债务风险,就值得关注了。中国对标普下调主权信用评级的行为,可以不予过多关注、过多理睬,而是坚持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并积极采取措施,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用事实说话,用行动来证明。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