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佛山南海区法院致力构建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破解执行难

来源:互联网 2017-06-08 23:01:01

  被执行人完全具备还款能力,但就是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采用转移财产等逃避执行的方式,与执行人员玩了5年的“猫捉老鼠”游戏。在法院执行局穷尽各种执行措施无果后,最终决定将其一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被执行人完全具备还款能力,但就是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采用转移财产等逃避执行的方式,与执行人员玩了5年的“猫捉老鼠”游戏。在法院执行局穷尽各种执行措施无果后,最终决定将其一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侦查追究刑责之际,被执行人主动支付了执行款。拿着丈夫的交通事故赔偿款,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的刘女士感慨的说:“没有经历过,真的无法想象执行会这么难!”

  “这样的事情有望成为过去。”南海区人民法院院长陈恩泽对法制网记者说,随着南海区委、区政府将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上升到全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层面,提出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的全链条大格局,南海法院一定能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这场攻坚战役。

  6月7日,南海区召开全区信用全链条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工作大会,发布并实施了《“信用为本?;跨界共享”——南海区构建信用全链条激励约束机制工作方案》,打响了南海区解决执行难、构建诚信体系的“第一枪”。

  执行难,一直都是摆在各地法院面前的老大难问题,南海法院也不例外。据统计,去年该院受理的执行案件总数为20648件,同比上升49.9%,其中办结16224件,结案率接近八成。尽管相较2015年,结案率有所上升,但执行到位率不到20%。陈恩泽说,“现阶段的执行实效距离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仍有差距。”

  “其实不少‘老赖’只欠那么一点钱,完全还得起,但他们就是想法设法赖着不还。” 南海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尚谦坦言,为了“讨债”,执行人员需付出长期的精力与时间与“老赖”斗智斗勇。执行难导致在耗费大量司法资源的同时,还难以取得期望的实效,损害了胜诉人权益,也削弱了司法公信力。

  “执行难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信用问题。”今年4月,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在南海法院调研时指出,要将执行难从以往的“治标”,提升到信用建设的“治本”,构建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共建全区社会诚信体系,根治执行难“顽疾”。

  据悉,作为全区信用全链条激励约束机制中的关键一环,南海法院起草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提出,南海法院将全面组织并开展“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司法协作网络机制建设”、“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曝光台”、“联合打击拒执抗法专项行动”和“悬赏执行机制建设”等一系列配套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执行难问题的立体工作新格局。

  根据意见,南海法院将与全区43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起系统化、制度化的协同联动机制,依托统一的执行大数据平台,实现财产、身份、行踪等信息的全面对接,建立起信息共享、措施联动、反应迅捷的执行联动体系,让“老赖”寸步难行。

  以惩戒失信被执行人为例,意见中列举了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从事特定项目或行业、获得政府支持或补贴、任职资格、海关认证、获得荣誉、授信、高消费的七大惩戒措施,并细化为13种受限情形,形成各部门、各行业、各组织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的高压态势。

  根据意见,南海法院还将与公安、宣传部门联合,构建司法协作网络机制,打造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曝光台,在全社会树立守法诚信的舆论导向,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联合区公安、检察、司法及各镇街综治等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司法手段、行政手段和其它制裁措施,集中打击一批涉虚假诉讼、非法转移处置查封财产、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等失信违法行为。

  提升社会信用水平,优化执法环境,关键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守信意识,增强履行法律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据悉,6月中旬至7月期间,南海法院将派出由100名法官、执行员组成的宣讲团队,深入全区7个镇街268个村(居),开展268场“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题宣讲活动,向村(居)干部和基层群众宣讲执行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了解执行法律,理解法律义务,并支持执法工作。

  “信用全链条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对法院攻坚执行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我们解决执行难打了一剂‘强心针’,更是有力的‘助推器’。”陈恩泽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