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沪深二所同时发布公司债券上市规则、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暂行办法、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文件,标志着新型公司债正式起航。公司债分为大公募、小公募和私募债三种类型。公募债券简化了发行流程,达到大公 ...
3月20日,沪深二所同时发布公司债券上市规则、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暂行办法、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文件,标志着新型公司债正式起航。公司债分为大公募、小公募和私募债三种类型。公募债券简化了发行流程,达到大公募标准的亦可采取小公募形式以简化核准程序。小公募债券须达到债项AA以上方可竞价交易,否则只能采取协议交易。私募债采取事后备案制,将取代原有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商短期公司债、并购重组债、可交换债等品种。全面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金融资产低于300万的个人投资者不可投资小公募和私募债,同时取消公司债ST制度,制度出台利于刚兑的破除。新型公司债制度上的准备已经基本建立,供给量(尤其是私募债)有望逐步提升。
一周市场回顾:延续调整,产业债尚可
上周一级市场主要信用债品种净供给559亿元,相比前一周供给持续大幅回升。从发行人资质来看,AA发行人占比仍最高,无评级发行人明显增多,整体资质略有下降。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建筑业发行人仍处于主导地位。共14只城投债,规模略有回升。
上周二级市场信用债成交4478亿元,相比前一周基本持平,交投活跃。上周信用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呈明显上行。1年期券种收益率上行幅度约7-8BP;3年期各等级品种收益率上行幅度明显扩大,约11-18BP;5年期品种收益率亦全面上行,幅度约6-10BP;7年期券种收益率仅上行2BP。地产、钢铁等行业债券收益率有所下行。
一周评级迁徙评论:股东注资成上调主因
上周共公告2项主体评级向上调整行动,均为评级上调,共涉个券6只;公告1项主体评级向下调整,为展望下调,共涉个券2只。上调主体之一是江阴利港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由AA上调至AA+;其二是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由AA-上调至AA。主因公司盈利和现金流表现良好,同时股东增资,发行人实力提升较快。评级下调主体是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主体评级为AA-,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主因煤化工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增大,利润大幅下滑,信用风险高企。
投资策略:风险频发,渐趋分化
上周信用债跟随利率债调整,城投债涨跌互现,产业债表现尚可。中长端表现略好于短端。下一步信用债表现如何?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1)资金面紧张有所缓解,流动性改善有望持续。上周资金面明显改善,源于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10BP并增量续作MLF、打新资金回流、汇率预期转稳且外占转正。未来资本流出有望缓解,3月为财政存款投放旺季,且短期无打新干扰,资金面有望持续改善。
2)公司债正式起航,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全面建立。沪深二所发布新型公司债上市规则和私募债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司债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供给(尤其是私募债)有望逐步提升。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利于刚性兑付的逐步破除。
3)中海信达遭清算,信用分化需警惕。中海信达担保资格被撤销,其担保偿付能力和意愿均严重不足,曾多次引发信用事件,目前尚有13只私募债和1只企业债(13三福船舶债)由其担保,我们已多次提示其担保代偿风险。私募债领域违约风险仍需警惕。
4)发改委施压保兑付,政府背书有望强化。传发改委紧急发文要求各地严查企业债券本息兑付情况,杜绝资本市场违约的发生。发改委对地方政府施压有利于提高政府对未纳入预算企业债的支持意愿,从而降低地方债务系统性风险。
总之,汇率转稳、资金回流等有望持续改善偏紧的资金面。公司债进入实操阶段,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为刚兑破除建立制度基础,且私募债领域信用事件不断,均表明信用分化仍将持续。而发改委对地方政府施压利于增强其对城投债隐形背书,从而降低地方债务系统性风险。仍建议以优质城投和高等级产业债为主展开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