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体系如何为企业“解渴”

来源:网络 2014-05-21 09:30:34

  核心提示  98%的小微企业拥有信用档案、三年贷款增幅达200%以上、不良贷款率下降30%以上……这是记者近日在江西萍乡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采访时发现的喜人变化。  从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选 ...

  核心提示

  98%的小微企业拥有信用档案、三年贷款增幅达200%以上、不良贷款率下降30%以上……这是记者近日在江西萍乡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采访时发现的喜人变化。

  从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选择试点地区探索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萍乡试验区是试点之一。

  信用数据搭建沟通“平台”

  2010年,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与萍乡市联手,以国家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地,创建了江西首个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并在各方努力下打造了“萍乡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

  这套信用信息软件系统分类采集了小微企业36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纳税情况、用电量、用水量、环保等,目前已经采集了全市工商、税务、供电等30个职能部门的60多万条企业信用信息。

  记者发现,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有四个特点。一是覆盖面广,包括了试验区企业在内全市98%以上的小微企业信息,并为6119户企业建立了系统有序的信用档案;二是时间跨度长,信息收集时间已上溯至2007年;三是定期更新,其中纳税、水电量、环保等数据实现了按月更新;四是信息共享,辖区内所有金融机构都可以免费实时在线访问该系统,便捷地查询单户企业和关联企业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行长黄伟对记者说:“有了信用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支持,试验区内的金融机构能够很快发现和培育优质企业,也能及时监测企业水表、电表和现金流量表"三表"信息,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信用等级换来“真金白银”

  在建立数据平台的基础上,试验区启动了小微企业信用培植和评价工作。这项工作由当地政府牵头,根据小微企业信用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每年组织各金融机构对入围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打分。

  根据信用信息数据设定的指标体系涉及企业信用各个方面,得分70分以上的为信用培植对象,85分以上的为A级信用企业。最高等级的为五星信用示范企业评选活动,获选企业享有最优惠的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机构按照“双向选择”和“一企一行”的原则选择培植对象,进行定向辅导和培育,梯次提高企业信用等级。

  截至2013年12月,试验区10家金融机构在试验区累计培植小微企业400家,其中培植达标A级信用企业从首批的171家增加到现在的352家。2012年21家企业被评为五星信用示范企业,2013年这一数据增加至30家。

  萍乡市副市长亓丕华说:“信用企业的评定和培育为试验区的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金融机构贷款增速逆势强劲上扬。”截至2013年12月,萍乡市各金融机构对试验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3.87亿元,与2010年启动之初相比增幅高达264.67%,增幅是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增幅的3倍。

  信用建设促成三方共赢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王信认为,试验区的小微企业信用评定就像一只强有力的推手,拉近了政银企的距离,实现了三方共赢。

  汽车涡轮增压器配件生产企业“德博科技”副总经理吴学文感慨地说:“企业建厂之初资金困难,发不出工资,当时几乎没有银行愿意贷款帮助企业。2012年公司被评为五星级信用示范企业后,先后有5家商业银行主动找上门来沟通贷款事宜,良好的信用确实为企业换来了真金白银!”

  目前,试验区内的银行为守信企业提供了多种融资激励措施,包括优先获得贷款支持、简化贷款手续、扩大授信额度等。大部分金融机构简化了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已达20多种。

  开发区党委书记李锦林表示,由于有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抓手,地方政府“服务型”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摆脱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有力无处使,坐等干着急”的尴尬境地。试验区在构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自身的信用建设,对金融机构承诺的条件更加守信。

  此外,地方政府和银行还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信用档案,不少企业经常组织员工开展诚信宣传和教育,“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意识在试验区内蔚然成风。

  延伸阅读

  探索适合国情信用评级监管措施

  近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的第三届债券专题研讨会。

  债券交易不活跃属于国际通例,因此需要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债券公允价值。中证指数公司总经理马志刚表示,过去一年来,中证指数公司对债券估值业务进行了新的探索。实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和估值工作已基本完成测试,有望于近期正式上线;资信评级部门的成立,将对中证信用债估值形成有力支持。

  在近日举行的债券估值创新与风险管理研讨会上,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主任霍达表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对评级行业的监管,需要结合国际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特殊市场环境的监管措施。

  信用评级行业在债券市场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难于进行有效监管。霍达指出,资信评级机构往往强调评级结果是一种主观观点,如何监管是一个普遍难题。相对成熟市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还很年轻,监管问题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评级公司缺乏商誉,失信成本低。我国评级行业发展时间短,内部控制和业务制度不健全,特别是近几年的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内控制度有时流于形式,为争抢市场份额压低收费、以价定级的现象较为常见。因此,投资者对评级结果认可度不高,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评级公司尚待脱颖而出。

  第二,缺乏信用违约记录,质量检验机制缺失。我国债券市场几乎没有实质性违约,存在“刚性兑付”,使得评级结果无法得到直接检验,进而导致评级结果趋同,成为简单的符号,失去衡量信用风险的价值。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发行人将外部评级视为应付监管、增加融资成本的负担,评级公司也缺乏动力提高评级水平以体现自身专业价值。

  对于评级行业的监管,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金融危机之后已经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总体趋势是加强监管,如需要对利益冲突进行规制,提高评级公司信息透明度,减少外部评级依赖,将评级性质由主观观点定性为专家意见等。与此同时,业界对于能否评价评级方法、行业竞争是否有效、评级的商业模式等问题仍然存在分歧。

  霍达表示,对于完善评级行业监管,提高评级行业公信力,基本理念是“严管”,在鼓励竞争的同时,严格执法,加大评级公司的违规和失信成本,促进优胜劣汰,建立自律管理、行政问责和市场筛选相结合的行业治理机制。

  霍达建议,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可遵循评级监管的国际准则和国际趋势,防范利益冲突,提高透明度,减少评级依赖,加大评级公司责任,强化监管执法。另一方面,可针对我国的特殊市场环境和行业状况,探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在证券业协会下设评级质量控制委员会。对评级假设的审慎性和合理性、评级方法一致性进行评价;由自律组织代表同业进行买方评级付费,或由自律组织筛选评级公司;由独立第三方建立评级结果与市场实际利率的符合度数据库,并公开发布;强制要求评级公司向同业开放评级资料以便利主动评级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抗跌有理但未必无忧


中国证券报 2017-11-10 14:12:34

企业信息信用系统7月1日上线 失信商家无处躲藏


大河网(郑州)  2014-06-06 22:35:08

信用债市场或面临利率重估


网络 2014-03-10 16:03:26

贷款利率松绑或拉低信用债整体资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3-07-30 21:56: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