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数据造假不仅仅只是官员诚信问题

来源:网络 2015-03-05 22:26:50

  昨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政协经济界驻地接受记者专访,就公众关心的领导干部审计、国企央企审计改革、养老金和土地出让金审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董大胜表示,对中企境 ...

  昨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政协经济界驻地接受记者专访,就公众关心的领导干部审计、国企央企审计改革、养老金和土地出让金审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董大胜表示,对中企境外投资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审计,而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五成为虚报。

  就在前不久媒体方才爆出国内某地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停产的、未投产的、被兼并的,甚至连地址都找不到的企业,还在上报“产值”;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等骇人听闻的造假行径,如今再回头观看五成收入都为虚报之时,内心中的震撼不禁削弱了几分。面对如此荒唐而滑稽的现实,究竟折射出什么值得让人深思。

  当然,中央已经明确规定不再唯GDP论英雄,然而就客观实际来说,由于官员实绩考评体系有待完善,GDP依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重要标准乃至于唯一标准。对于财政收入来说,这不仅是一地发展的重要反映,更直接反映出自己一年以来作为的成果。对于某些成天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官员们来说,为了自己的仕途,造假也就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或许,还有一些官员造假在处于被动状态。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二,如若一地曾经财政收入屡次上报皆为假数据,而又从未被上级察举的话,那对于当前在任的官员该如何作为?恐怕硬着头皮也要造假。毕竟曾经造假者早就因为虚假但又光鲜的政绩得到了提拔,如若在任官员一旦如实上报就必将开罪他人并被人视为异类遭到排挤。但如若不如实向上汇报且自己又真实上报财政收入的话,那岂不是在自己手上发展成果连他人一半也达不到?如此丢人现眼之事官员会做?

  总而言之,数据造假不简简单单是一件诚信道德的问题,直接反映出的是某些地方官场生态的畸变,以及某些官员不务实的作风和扭曲的政绩观。当官场充满了虚假与欺骗之时,留下的只是一串串谎言,最终所背负的也毕竟是一声声骂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半年内391名泄漏公民隐私内鬼被抓获


互联网 2016-12-14 11:42:10

高考作弊首次入刑 史上最严高考有温


呼和浩特新闻网 2016-06-03 20:10:00

虚拟信用卡黄了殃及众安保险


网络 2014-03-22 22:03:5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