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即使存款“失踪”是“被骗”,就自认倒霉?

来源:网络 2015-02-09 14:26:44

  官方揭秘多地储户存款失踪:所谓存款“失踪”其实是“被骗”。对多地发生银行存款丢失的案件,2月4日,银监会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称:近来,银行巨额存款“失踪”成了网上一个 ...

  官方揭秘多地储户存款失踪:所谓存款“失踪”其实是“被骗”。对多地发生银行存款丢失的案件,2月4日,银监会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称:近来,银行巨额存款“失踪”成了网上一个热门话题。银行存款真的会失踪吗?银行素有“三铁”之称,铁账、铁款、铁算盘,在各行各业享有盛誉。确切地说,上述存款不是“失踪”,也不是“被盗”,而是不知不觉中“被骗”了。在案件告破之前,有人描述成“失踪”、“丢失”,好像很神秘的样子。其实诈骗存款的案件早已有之,既不新鲜,也不稀罕。随着ATM机、POS机、网银、手机等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通过银行渠道或冒充银行诈骗成了一些骗子们的首选。(2月5日《东南早报》)

  最近,不止一个地方储户银行存款被曝“失踪”,让老百姓感到很惶恐:难道钱存在银行里也不安全了吗?银监会“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的回应,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存款失踪的更多细节和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在澄清事实、稳定储户人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这样的回应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措辞,也引发了公众新的疑虑:储户的钱属于“被骗”,那么钱是否还能追回来?如果追不回来,难道就要自认倒霉?相关问题和诈骗案在多地都有发生,说明并非个案,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银行和银监会对此是否也有责任?如果他们警惕性强、早点出手打击,怎么会让骗子那么容易得手?特别是在有些案例中,银行内鬼充当了诈骗的关键性角色,银行难道不该负责任吗?即使是利用ATM机、POS机、网银、手机等支付方式、通过银行渠道或冒充银行诈骗,是否也说明银行的某些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和管理不严的漏洞?既然银行素有“三铁”之称,为何近年来时有问题发生?即使存款“失踪”其实是“被骗”,银行和监管部门也都难辞其咎。

  在1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2014金融改革等情况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银行都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有义务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这样的态度值得欢迎,但关键还是要付诸行动,一是要查清每一起案件的真相,为储户挽回损失;二是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公众增强对诈骗行为的警惕性和免疫力;三是要排查银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让银行存款更安全、让储户更安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名词解释:野鸡大学


互联网 2016-05-23 00:51:00

严查假冒婴幼儿奶粉案


2016-04-11 10:14:59

315揭秘:买车陷阱


网络 2015-03-15 22:18:00

存款失踪案更需要司法介入


网络 2015-02-09 15:16:00

电信诈骗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网络 2014-01-15 17:52:10

电信诈骗频传背后玄机何在?


网络 2014-01-15 17:32:40

快递实名制需要破茧成蝶的勇气


网络 2014-01-11 10:27:2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