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河南县为巩固和提高青海省首个省级“信用县”建设成果,紧紧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思路和重点,精心组织、真抓实干、成绩斐然,工作中凸显出了以下特色和亮点。 一、涉农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共享。 ...
2013年度,河南县为巩固和提高青海省首个省级“信用县”建设成果,紧紧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思路和重点,精心组织、真抓实干、成绩斐然,工作中凸显出了以下特色和亮点。
一、涉农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信用乡镇、村、户的评定过程中,河南县两家涉农金融机构实现了评定标准的统一、评定过程的信息互通及评定结果的相互认可。信息共享不仅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风险问题,也使在不同商业银行所评定的信用乡镇、村、户在各商业银行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务。
二、不良贷款催收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力度,成立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将具体工作明确时限、责任到人;针对国家公职人员中存在的不良贷款问题,专门行文要求国家公职人员积极偿还不良贷款。到目前,在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的142.16万元中,已偿还本金及利息达81万元。
三、首创村级农贷协管员模式。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思路,将熟悉本村情况的村委书记或村长纳为该村的村级农贷协管员。贷款户还款能力的调查、贷款的用途及贷款的催收工作全部由村级农贷协管员负责。极大的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和信贷成本。
四、财政保障有力。财政投资11万资金用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力实施,河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得以巩固与加强,截止目前全县涉农金融机构共评定“信用乡镇”4个,占全县总乡(镇)的66.67%,共评定“信用村”29个,占全县总行政村的74.35%,评定“信用户”3754户,占总贷户的79.43%;河南县近几年百分之百完成全年创评计划任务,为下一步评定国家级“信用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