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机构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国内知名开发商于2003年~2009年上半年间获得的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块占43%,剩余57%的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其中27%的土地&
据一机构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国内知名开发商于2003年~2009年上半年间获得的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块占43%,剩余57%的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其中27%的土地“待开发”,30%的土地“规划在建”。正是大量已出让的土地没有转化为商品住宅而上市,造成了目前楼市短期供应的紧缺,形成了“地荒”假象。开发商由捂盘到捂地,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地荒假象,不断升级的招数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捂地使得供求关系混乱。房地产开发商们在供求关系上花了大气力,使得供求关系失衡。消费者们因为担心供求关系进一步失衡会导致他们买房更加困难,因此都匆忙入市。
捂盘惜售只是在短时间之内让房价上涨,消费者多花一部分钱也能够买到,但是捂地对消费者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而且会更多带来心理上的恐慌,不利于社会安定。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现在开发商捂地被揭穿,广大的消费者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一定会向房地产开发商施压,届时开发商的如意算盘很有可能落空,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不管从消费者还是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捂地比捂盘更为可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一线的数据和信息,监管已经卖出的土地按照合同中的条件进入市场运行中,严防开发商囤地,给那些囤地的开发商施以限期开发压力。
国土资源部已于近日规定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对开发商变相囤地行为已出重拳予以整治。接下来应该进一步在全国开展房地产开发商整治活动,依照规定从严惩罚囤地开发商,奖励诚信开发商,保护市场信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