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新华网浙江频道 新华网浙江频道 贷款就有七家贷不到,企业当然要严重"失血"。现在情况是不是好了?恐怕未必。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前几天在和网民网上互动时,还对目前(消费者)不花钱、(企业)不投资、(银行)不肯贷款的"三不"现象表示了担忧。 前些时候,企业因贷不到款把批评矛头对准银行,银行方面深感委屈,说自己并不是不肯支持企业,而是有心无力,因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实行了信贷从紧政策,这或许有一定道理。然而,假如深究一下,我们这么多的银行是不是都真的"有心无力",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据了解,银行称自己无款可贷,多半是个托词。浙江有两家大企业截然相反的遭遇就很说明问题:一家企业的老板悄悄告诉记者,尽管他们说了无数次资金富余不需要贷款,但几个月来他们那里还是天天有银行上门"求"贷,即求这家企业怎么着也贷点款,否则他们完不成放贷指标。可另一家企业,因前两年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紧绷。就在这家企业的老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渡难关时,偏偏有笔贷款到了期。和银行商量能否缓一缓,银行不答应,不过后来答应还贷后可以再贷。于是企业就咬牙借了民间高利贷还贷,没想到还贷后,银行的新贷款却再也没放出,以致他原本只想短期周转一下的高利贷利滚利变成了巨额债务,最后他只好关了企业外出躲债。 这两家企业的遭遇对比,是不是说明目前在金融界确实存在着一种现象,即"雪中送炭"无心无力、"锦上添花"有心有力?如果真地存在,那是不能被人容忍的。 这是因为,银企之间是天然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关系,尽力支持企业是银行的一份"天职"。诚然,前段时间因国家实行"从紧"信贷政策,使银行增添了信贷规模大大削减的压力,但银行就更应该想到,"从紧"之下,广大企业势必更加困难,银行更应该责无旁贷地以大局为重,竭尽全力支持企业,何况国家在执行从紧信贷政策时,一直反复强调要"有保有压",怎么能简单一刀切地"釜底抽薪"呢? 曾经有银行人士辩解称,他们对企业放贷必须要考虑信贷有没有风险。对有的资金十分困难的企业放贷风险很大,银行当然要慎贷。这话似乎没错。可问题是,难道银行就可以只考虑自己风险而不管企业死活?是不是凡是有风险的企业就统统不予支持?长期以来,银行都要求企业讲信用,那么,银行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讲讲信用?对于银行来说,"雪中送炭"支持企业,也就应该是最起码的"信用底线",不管是哪家银行,都应该恪守。宏观经济大环境宽松时要恪守,大环境偏紧时就更要恪守。 其实,企业经营什么时候都有风险,银行对企业放贷也什么时候都存在风险。一味消极地躲避风险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资金困难企业既要满腔热情地"雪中送炭",同时又要努力当好企业的"理财助手"和"经营参谋",帮助企业用好贷款,规避风险,争取获得银企"共赢"的效果。(完) 【责任编辑:刘春雨】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二手车交易新增动力 将建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记录
人民日报 2016-03-28 11:41:14
百度理财类贴吧仍“沦陷” 合作企业曾上黑名单
2016-01-19 19:40:01
房企密集发行境内公司债 信用风险仍需警惕
2015-10-22 08:13:02
金融数据抢夺战上演 网贷已成征信主战场之一
2015-08-17 10:31:10
P2P网贷又见黑名单!大公国际信用评级受质疑
网络 2015-04-29 09:48:41
支付宝红包被指营销味太重 信用工具引发诚信危机
网络 2015-02-24 21:29:55
恒生聚源引战投 马云信用生态金融落“新棋”
网络 2014-11-19 11:36:26
恒天然疑被贝因美低档次 联姻后权威信用评级被降
网络 2014-09-05 22:14:27
电商交易数据或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网络 2014-09-03 11:04:55
广告法修订草案规范荐证行为:明星代言小心违法
网络 2014-08-29 23:14:07
全国诚信企业追溯平台开通
网络 2013-12-30 14:18:35
遏制食品造假 别光靠良心
苏州日报 2013-07-30 15:48:48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