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在我国是个古老的词汇,《左传》中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如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获取了除居民身份证外又一个“经济身份证”,
征信在我国是个古老的词汇,《左传》中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如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获取了除居民身份证外又一个“经济身份证”,也就是个人信用报告。目前,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成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和个人从事经济金融活动的信用状况将被记录到“经济身份证”上,并与本企业或个人永远如影随形。如果逾期还贷或有其他违反合同的规定,那么“经济身份证”将被抹上灰色的一笔。今后与银行“打交道”,就可能面临更加谨慎和挑剔的目光,失信者因信用污点将会在经济生活中处处碰壁。
相信任何人都不愿当社会诚信滑坡的公民,诚信是我们一生的财富,需要每个人倍加小心呵护。那么您对于自己的“经济身份证”又了解多少呢?我们特别邀请到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处长邓小刚一起为你解读“经济身份证”。
邓小刚开始即说明了怎样避免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的方法。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要追赶“信用卡”风,“狂办信用卡”,而是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合理安排信用消费,避免不必要的还款负担。
其次,个人发生信用交易后,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醒自己按时还款。在信用卡、手机号等停用时,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停用或者注销手续,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不良信用记录”。同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防止被冒用后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养成随时关注自身信用记录的习惯,逐步树立信用意识。建议定期(一年)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一旦有错误应及时提出异议,否则在错误更正之前,将会给个人生活带来不便。
案例一 逾期未还款留下信用污点
如果不是要贷款买房,也许郭女士一辈子都不会去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郭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喜爱购物的她办了好几张信用卡。但这方便一时的信用卡,也使得郭女士总是忘记按时偿还透支款。
2007年底,郭女士准备贷款买房,可是当她去银行申请时却被告知:“因为从你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反映,你有逾期信用记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不良记录’)所以银行不能批准你的申请”。这让郭女士感到不解,自己是什么时候有个人信用记录的,又是什么时候产生了所谓的“逾期信用记录”。
到当地征信管理部门查询后得知,由于自己总是不及时偿还透支款项,所以在她的个人信用报告当中就有相关的负面信息,这使得银行在对待她的各种申请时,会更加慎重。
在生活中不乏有和郭女士相同经历的朋友,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大家有时会忘记偿还借款以及贷款,可即便不是故意的,相关的信息仍旧会纳入到你的个人信用记录当中。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作为自然人的我们就拥有了“个人信用档案”呢?在信用记录当中又记录了我们的哪些信息呢?
邓小刚说,不需要本人同意征信机构就可以采集你的个人信息。只要你和银行产生信贷关系,不论是贷款还是办理信用卡,征信机构就会将你在商业银行的相关信息纳入到个人信用数据库,为你建立个人信用报告。这个信息既包括正面信息,就是你借钱的信息和按时还钱的信息。也包括负面信息,就是你在过去的信用交易中未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未能按时、足额支付各种费用的信息。
目前,在个人信用数据中采集一下几类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2.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担保信息等。3.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4.信贷领域以外的信用信息。截止到2007年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了部分地区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16个地(市)的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9个城市的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信息。
随着条件的成熟,个人信用数据库还将采集更多的信息,以全面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包括个人欠税的信息、法院判决信息等。
那么像郭女士这样拥有了“负面信息”的人,是不是就永远被银行拒之门外了呢?
其实不然,负面信息的保存期是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保留一定的期限。按照美国的做法,一般的负面信息保留七年,破产的,特别严重和明显恶意的负面信息保留十年。超过保留期限,负面信息就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被删除。
我国也将尽快对负面记录的保留年限作出规定。而且,正面的信息也同样会反映在您的信用报告之中,您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良好的信用记录,帮助商业银行对您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
案例二 无意透支透出诚信问题
7月9日,记者见到了市民李先生,他向记者倾诉了近日遇到的烦恼。据李先生介绍,他在2003年办理了某银行的信用卡。去年7月,他用这张信用卡透支了700元,没过多久他就前往银行还钱。李先生按照柜员的介绍,将钱还清。可等他四个月后出差回来,却发现这张信用卡被冻结了。不明缘由的李先生赶紧到银行询问,原来是他在7月份还钱的时候,没有足额还完,还差0.86元。
无奈要用卡的他还是补交了0.86元。今年5月李先生又陆续申请了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却屡遭拒绝。后打电话询问才知道,是因为那8毛6分钱所造成的“不良记录”。“在没有对负面信息的保留年限作出规定前,这个0.86元可能还会影响到我的贷款,或许我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李先生说。
其实在和周围朋友的聊天中,记者发现有人认为,对不良信用记录的产生,银行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信用卡泛滥发行、费用问题不向客户告知、对身份证等资料审查不严格,银行的种种管理漏洞给客户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埋下了隐患。李先生就表示:“是银行告诉我应该还多少钱的,可是现在却多出了0.86元。既然欠钱,为什么在这四个月当中银行没有以任何形式通知我呢,如果提前通知,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
其实李先生对于自己信用报告中所反映的信息有异议,完全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部门提出个人信用报告的异议申请,只需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即可。还可以到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数据报送机构核实情况或协商解决。
案例三 管好身份资料防被盗用
某期货公司持有170多名客户的身份证复印件在银行贷款200多万,却因为自己没有按期还款,使得客户陈先生的个人信用档案中出现了“不良记录”。
6月30日,在水磨沟区人民法院的调解下该期货公司协助陈先生消除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不良信用记录”。
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年底近一年半的时间里,陈先生不断向各个银行递交了申办信用卡的申请,却被拒绝。
陈先生说:“对于不了解征信系统的我来说,不知道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后几经周折得知原来是在个人信用档案中有了不良贷款记录,查询后才知道是和我曾有过生意往来的某期货公司使用了我的身份证复印件,并以我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贷款。可有段时间又没有按期还款,因此使我出现了‘不良记录’。”
认为期货公司侵犯自己名誉权的陈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庭审中该期货公司辩称,自己并不知道没有按时还款,会给陈先生造成如此的影响。并承诺一定会帮助其消除影响。
邓小刚表示,即使陈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得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被冒用,如果他定期(至少一年一次)到征信管理部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也可避免发生此类问题。
邓小刚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止个人身份被盗用:
1.妥善保管好各种有效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军官证、户口簿、警官证、学生证等)以及复印件,不要轻易将这些身份证件借与他人。
2.向他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最好在身份证复印件有文字的地方标明用途,同时再加上一句“再复印无效”。
3.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
4.一旦发现自己身份被盗用,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那么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邓小刚接着介绍,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到当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个人所在的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查询。另外在查询时,还需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
最后邓小刚还解释了人们对个人信用报告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既然使用信用卡或者贷款风险这么大,如果不向银行借钱,就可以反映出自己的信用良好吗?
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征信系统中因为没有你的历史信用记录,银行就失去了一个判断你信用状况的便捷方法。向银行申请一张信用卡或申请一笔贷款,长期、逐次、按时还款就能准确地反映出您的信用意识。提前还款对于提升个人信用用处不是很大。其实,信用报告并不是决定银行是否给你贷款的唯一因素。信用报告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贷款对象以往的信用行为,也许还包括以前债务的偿还情况,给商业银行考察贷款对象提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商业银行面对同一份信用报告,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和贷款决定。
6月9日至7月15日,为乌鲁木齐地区“征信宣传月”,而6月14日是“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当天,乌鲁木齐征信管理部门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百姓征信知识问答》一书,同时开设查询、宣传网点。邓小刚说,由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相信通过舆论监督,这个体系会更加完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