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以来,弋阳县以“诚信弋阳人”创评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诚信村妇缪赛琴、诚信司机翁征军、诚信教师周有利的带动和影响下,涌现出了远近闻名的诚信村庄、诚信车队、诚信学校…… 村
2007年初以来,弋阳县以“诚信弋阳人”创评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诚信村妇缪赛琴、诚信司机翁征军、诚信教师周有利的带动和影响下,涌现出了远近闻名的诚信村庄、诚信车队、诚信学校……
村妇缪赛琴——大义退捐“退”出个诚信村庄
山背何家村是个美丽的村庄,村里70多幢漂亮楼房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簇拥,村口清澈的湖水与其相映相生,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田园诗画。
村妇缪赛琴就住在这个和谐的村庄中心。两年前,丈夫何顺祥患重病急需手术,全村113户乡亲闻讯后一夜间为她捐款11万。可惜的是,救命钱准备好了,丈夫还没来得及送到上海就去世了。缪赛琴办完丈夫丧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把捐款退还给村民。
缪赛琴大义退捐款的诚信举动,在村里引起强烈反响。村民理事会会长何平春对记者说,“缪赛琴很不容易,两个孩子上大学,自己身体又有病,其实捐款不还也没什么,可她这一还却再次把全村人的心还热了。”去年底,全村两百多人签名推荐她参评“十佳诚信弋阳人”。
一个普通村妇的义举,让山背何家村的人更亲了,村风更和了。今年端午节前,村民何玉富因病再次到南昌住院。面对3万元的手术费,他闹着要出院。缪赛琴得知后,第一个从小杂货里挤出200元的进货款捐给了他。随后,村民们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帮他凑齐了3万元手术费。
这样的相互关爱的故事在该村很多。1993年,何春英因一次意外成了一位长期瘫痪在床的“废人”。从此,她成了全村人的牵挂:刚出院时,村里的妇女轮流安慰她;收割时节,村里的17台拖拉机手帮她家拉稻子;感冒看病,村里的医生不收她一分钱;老房塌了,村民借钱帮她建起两层楼的新居。倍受感动的大学儿子对记者说,“工作以后,一定不忘回报乡亲。”
山背何家村就像一个诚信、关爱、和谐的伊甸园。走在青山环抱、无限温情的山背何家村,听着一个个诚信助人的故事,记者惊叹这座和谐村庄的诚信魅力。
司机翁征军——文明营运“运”出个诚信车队
今年高考,弋阳通安出租车公司发出了“为考生献爱心”的倡议,结果公司60多辆出租车全部出动免费接送考生。公司总经理金志龙对记者说,“出现这样的举动,不能说与司机翁征军的榜样作用没关系。”
翁征军是位有着20多年驾龄的普通司机,2004年应聘到弋阳通安公司以来,他是车开到哪里,就把爱心留在哪里,以致今年3年他以最高票当选“十佳诚信弋阳人”。翁征军三个字成了弋阳出租车司机的代名词。
笔者采访到这样一件令人深思的尴尬事。今年6月,一位老太太在县城加油站附近突然瘫倒在地,一辆出租车司机看到后迅速过去把她抱上车送往医院。第三天,这位老太婆提着水果来到通安出租车公司,点名要感谢“翁征军”。而实际上,救她的却是公司的另一名司机……得知缘由,老太太尴尬得直拉着老总的手——“傻笑”。
该公司业务经理吴德华介绍说,为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文明诚信形象,他们结合“诚信弋阳人”创建,相继开展了“我们都是翁征军”和“文明驾驶、诚信营运”活动,将出租车打造成弋阳的文明窗口。吴经理对记者说,“以前接到的都是举报,而如今却是表扬信和锦旗。”
今年4月,一位客人将一个装有2800元现金和一大把证件的手包掉在了出租车上。情急之下,这位客人随意拦下了一辆出租车:“你好,我的包掉在你们的车上了……”被拦司机徐绍荣立即拿出电话……当打到第18个电话后,徐绍荣兴奋对那位乘客说,“找到了,在鲍秋树司机车上,他也在四处找你呢!”拿到失而复得的包,那位乘客无比激动:“都说弋阳有个诚信出租车队,果然名不虚传!”
采访中得知,像类似乘客丢钱设法送还,遇到车祸及时救人,路人跌倒下车扶起等看似平常的举动,该县出租车司机们都认为是他们的职业道德。
教师周有利——深情守望“守”出个诚信学校
2007年8月,吉林通化师范大学毕业的童玲,放弃在中学教书的机会,毅然来到离她的老家——离县城40公里远的偏僻山村上坊村。童玲这样向记者解释:“我与我的父母是周老师的学生,他为了山区孩子的希望诚信守望了40年,我是来接周老师的教鞭的。”
童玲说的周老师就是“十佳诚信弋阳人”之一的周有利老师。40年前,周老师响应党的号召,远离都市上海来到山区上坊。他多次放弃走出大山的机会,始终对山区孩子的希望不舍不弃。童玲的到来,让快退休的周老师心里踏实了许多。
笔者感受到,上坊小学虽然偏僻,但从来没有因此影响老师们对山区教育的执着。镇中心小学校长吴弋兵对记者说,“上坊小学8名教师中50岁以上且一直诚信坚守的就有5人,周老师诚信为教的魅力影响是主因。”
55岁的廖多兆老师与周有利老师同在上坊小学共事35年。说起自己为什么呆得住,他非常诚实地对记者说,“要不是周老师的影响,我也行早就不在上坊了。”那是1991年,根据组织安排,他到镇小学当起了校长。可是两年后,因上坊小学教师力量一直没得到充实,加上“老战友”多次做工作,他辞掉了校长职务,又回到上访小学再次当起了一名变通老师。
周有利诚信守望山区教育的精神同样影响到年轻老师。今年30出头的马福珍老师去年刚到上坊小学时心里很不平衡,但与周有利共事两个月后思想有了转变。去年第二个学期,他主动要求到离上坊小学5公里外的一个教学点,教授那里的15名学生。他说,“山区教育没有一种诚信守望的精神,山区的孩子永远在山区。山区的孩子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他们一样是祖国的希望。”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