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房价下跌暴露金融风险 或出现中国式次贷危机

来源:搜狐 2008-07-09 10:10:04

“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开发商的融资难度加大,建安、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开发商所需的资金增加,房地产市场滑坡让开发商的处境更加艰难,楼盘销售不畅,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学院

  “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开发商的融资难度加大,建安、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开发商所需的资金增加,房地产市场滑坡让开发商的处境更加艰难,楼盘销售不畅,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学院房产研究室主任王凌云7月4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做如是表示。

  “房地产市场滑坡对银行的影响不容忽视。”王凌云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房地产相关贷款是银行的重要资产,房地产市场滑坡,相应的贷款也会减少,会使银行的盈利下降;另一方面,已发放的贷款风险会上升。“房价下降,销售不畅,开发商资金回笼慢,开发贷款的偿还来源难以保证。而且房地产价格下降可能使房地产消费贷款的违约率上升。”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称,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缺口达7100亿元,相当于行业最高峰的2007年新增房地产中长期贷款的2倍。报告中说,由于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面临着付清土地出让金的压力,今年7-9月份将是开发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一些中小开发商可能将面临生死大限,房地产金融危机已初露端倪。


  “由于价格是市场最基本的信号,所以要判断房地产市场处于何种状态,从房价入手最为简洁和准确。”7月5日,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章林晓对记者分析:当前,中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波动表现,无法用“房价收入比”理论和“房价房租比”理论来解释,而惟有用“追涨杀跌”的理论才能解释得通。此时住房主要是作为投机品存在的。住房作为投机品时,房价就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了,此时住房是否值得购买取决于住房能否以高于取得成本卖出去。


  章林晓说,现在许多金融界人士认为,只要房价跌幅不超过首付款比例,房价下跌对银行就不会构成威胁。这种静态分析房价下跌的思路是相当危险的。


  他指出,在投机力量占主导地位的房地产市场,如果没有非常强有力的调控措施,房价一旦开始下跌是很难刹得住的,房价将会是螺旋下跌直至崩溃。


  “不跌则已,跌则崩溃,这是由投机性市场投机性资金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这也是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房价从1999年最高峰开始持续下跌,6年来跌幅累计高达65%的根本原因。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会直接"剑指"我国经济的"心脏。”章林晓表示,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偏爱以房地产作为贷款抵押物,而且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所占总贷款比重估计不会低于60%。另外,商业银行在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时,一般都是按照房地产的评估价格,乘以贷款价值比率在我国一般是50%-80%确定贷款额度,不论是社会评估机构还是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在评估房地产价格时,普遍采用的都是市场比较法,而市场比较法的最大缺陷是不能识别房地产泡沫。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也曾于7月2日在中国经济时报撰文指出:从住房抵押物的风险、房地产开发商银行信贷的风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来分析,房价下跌不仅会导致住房抵押物的价值下跌,也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下降而放大银行信贷的风险。


  出现中国式次贷危机风险多大?


  “由于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时至今日,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中国式次贷危机将不可避免。”章林晓表示。


  他对记者分析,国际方面对我国经济最大的影响因素目前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二是国际油价的高升。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了世界经济,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而国际油价的高升,势必造成我国CPI居高不下。


  国内方面对我国经济目前最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滑坡和部分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房地产市场的滑坡,直接影响金融;部分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其实是一种补偿性上涨,意味着我国过去那种人为压低生产要素价格的发展模式,现在已经走到了尽头。


  章林晓认为:不论是国际高油价导致的输入型通胀,还是生产要素补偿性上涨造成的成本推动型通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是无能为力的。现在,国内经济滞胀的苗头已经十分明显。


  “现在,半停产、停产,企业"异常倒闭"浪潮已从珠三角开始蔓延到长三角。收入下降,生活成本上升,我国许多"房奴"家庭现金流崩断的风险已经日渐显现,如果再逢持续"加息"的影响,最终必然会出现大面积的"断供"现象,出现中国式的次贷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


  与章林晓的观点不同,王凌云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源于国际油价连续上涨导致的经济放缓及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中国当前的处境与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中国出现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王凌云分析说,美国的次贷机构主要是为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提供购房贷款,这就使得次贷机构的贷款整体风险程度较高。一旦出现市场变化,违约可能就会发生。


  而在中国,房地产消费贷款主要由银行发放,确实存在某些银行在放贷时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不严格的情况,但贷款中大多数借款人的信用级别很高,这样一来房地产消费贷款的整体风险不算太高,而且房地产相关贷款一般控制在银行资产的30%以内,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对银行的冲击就不会太大。


  此外,一般来说违约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而以自住为目的的购房者的违约可能性很小。目前我国大部分购房是自住性的,投资性购房不是主流,所以中国发生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很小。(编辑:苏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金沙公馆 领跑楚雄现代院落别墅生活


新浪乐居 2011-09-30 14:33:23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台州“金九”楼市 乱花渐欲迷人眼


新浪房产 2010-09-20 16:30:49

二套房贷首付提高至50% 靠谱?


云南信息报 2009-12-24 00:26:33

云南省文联文艺成就精品展隆重开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09-08-24 17:28:56

天津救市新政利好初现征兆 楼市见政策性反弹


焦点天津房地产网 2008-11-18 13:35:5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