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念股风光不再待来春
来源:《IT时代周刊》
2008-05-10 13:55:21
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直是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但现在,华尔街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在次债危机的愁云笼罩下,正经历着7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挺过寒冬”,已经成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直是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但现在,华尔街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在次债危机的愁云笼罩下,正经历着7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挺过寒冬”,已经成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最流行的口号。2007年下半年,中国登陆纳斯达克和港股的公司有超过11家之多,仅在10月份之后就达到10家,但没人能重现百度和分众传媒的上市奇迹。
纽约时间2007年12月6日上午11点,华视传媒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随后,大屏幕上不断显示延时20分钟的交易行情,下午4点收于8美元,与发行价持平。融资1.08亿美元。而此前,华视传媒的初定询价范围是在9.5-11.5美元之间,计划募集资金大约在1.28亿-1.55亿美元之间。与其他中国企业上市当天的红火相比,华视传媒上市当天只能用“寒流”来形容。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巨人网络上市时风光无比,但在短短的几十天时间内,就跌破了发行价,这种情况被归咎于华尔街7年以来最严酷的资本“寒冬”。
前段时间在股市上非常红火的中国概念股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遭遇华尔街的冬天
这个冬天,是华尔街最寒冷的!
据华尔街方面的统计,2007年已有29家中国公司登陆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募资金额超过60亿美元,成为2007年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中数量最多的国家。而2006年,中国只有8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募资金额仅为9.56亿美元。
但现在这波浪潮显然遭遇了一场寒冬。
“最近华尔街严重透支过度。”具有10多年华尔街工作经验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在担保债务凭证和杠杆贷款上蒙受损失,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业成了2007年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
据了解,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
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惠级贷款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天然地更大。
受次级债务的崩盘影响,2007年下半年以来,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股价跌幅都超过了16%,其中贝尔斯登的跌幅超过33%,美林证券的股价也下跌了32%,只有高盛的股价仅下跌了0.4%,然而华尔街业绩的“年关”还没有到来。
美国房屋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升至20年以来的高点,令投资者所持有的次级债价值大幅缩水。据花旗集团的分析师Prashant Bhatia预期,继2007年第三季度冲减了84亿美元的次级债相关损失,美国市值第三大的券商美林证券第四季度可能再次冲减45亿美元,这将导致美林证券每股损失2.5美元。
此前摩根士丹利曾表示,2007年9月份和10月份在高风险的房屋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上的损失达到37亿美元,Prashant Bhatia预计2007年11月损失还会增加7.5亿美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