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年中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这次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对楼市和债市走势又有什么影响呢?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资金面或将松紧平衡 对于货币 ...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年中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这次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对楼市和债市走势又有什么影响呢?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资金面或将松紧平衡
对于货币政策,政治局会议给出了“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导向,有认真的网友发现,中央政治局会议在2月份开的时候,表述的也是这句话,没有丝毫改变。所以我们谈不上货币转向,只能说是继续保持稳健的状态。
同时,会议着重突出的是一个“稳”字,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把握稳和进的关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这意味着在从严监管成为常态的前提下,监管将更加注重协调。未来资金面偏紧的局面或将有所缓解,利率也很难再出现像二季度初那样的恐慌性上行。
在7月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后,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投放,7月24日,逆回购操作加码至3500亿元,规模创出年内次高。央行的维稳效果立竿见影。在央行大额投放之后,7月24日,上海银行(19.940, -0.40, -1.97%)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除3月期持平外,其余各期限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分析人士看来,央行维稳资金面态度坚决,未来资金面或将恢复松紧平衡。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从前瞻来看,央行当前操作更为靠近“实际中性”,也就是所谓的“不松不紧”。孙彬彬认为,在“不松不紧”、“削峰填谷”式的货币操作下,资金面有望维持在“实际中性”,资金利率保持在利率走廊内运转。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分析称:政策“维稳”基调,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表态下,政策搭配仅可能是“严监管+平货币”,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走平将支撑债券牛市。
楼市基调保持“稳定”
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较4月25日会议的“要加快形成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更加突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态度,这与本次会议“稳定”的总基调相呼应,同时,这也与一直来政策层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保持连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认为,政治局会议透露出下半年继续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信号,要在需求侧继续遏制投机性需求,坚持房地产领域“去杠杆”,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坚持“脱虚向实”,防止泡沫积累。同时,要加强房地产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建设,支持自住和改善需求,着力发展租赁住房市场。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丛屹表示,上半年数据显示,M2保持平稳的同时,GDP实现了增长,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却出现了下滑,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得到了化解、投机属性得到了消化,而这是虚拟经济最大的组成部分。稳定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等政策还需要稳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策力度应该保持。
地方债增量遭严控
在这次年中政治局会议当中,再次提到了要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前一阵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在谈及防控金融风险时,指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这是中央首次提出对地方债实行终身问责并倒查责任。
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对此分析称,目前以地方投融资平台为代表的隐性政府性债务确实有所增长,这对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形成挑战,最近两次重要会议都提出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显示出高层对地方债管理的高度重视,打击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力度还会加大。
招商证券(17.570, -0.11, -0.62%)固收首席徐寒飞也强调了地方债的重要性,他表示,政治局对金融监管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能弱于供给侧改革和地方债务。西南证券(5.820, -0.07, -1.19%)认为,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出现明显放缓,单月增速可能落至10%以下。
下半年债市展望
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杨烨超日前表示,目前债券收益率进一步突破前期高点的可能性很小,当前是配置债券市场的一个不错的窗口期,尤其是风险较小的中高等级债,投资机会更显突出。
益民基金研究部总经理胡彧认为,当前债券市场已经具备反转的基础,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会真正转为稳健,预期会推动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出现相对确定的走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