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债周报:1-4月信用利差走势及其原因总结
来源:互联网
2017-04-20 13:07:20
总体结论 1、2017年春节后,国内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确认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结束。2月份5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上行,产业债信用利差明显走阔,最高上行约40BP.3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仍在震荡并小幅上行,但产业 ...
总体结论 1、2017年春节后,国内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确认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结束。2月份5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上行,产业债信用利差明显走阔,最高上行约40BP.3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仍在震荡并小幅上行,但产业债信用利差却有所收窄,且评级越低收窄幅度越大。从2月的最高点开始计算,截至4月18日,5年AAA、AA+、AA、AA-级中票与5年期国债的利差分别回落13BP、13BP、20BP、31BP. 2、3月以来,信用债表现明显好于利率债,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国内缺乏做空机制,因此票息收益显得特别重要,而少持有一天就要少拿一天的票息收益,因此前期抑制的配置需求会有一个较集中的释放;另一方面,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持续回升,这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缓释了信用风险担忧,因此我们看到等级越低的产业债信用利差收窄越多。 3、分别从上、中、下游产业债的表现来看,上游行业表现最好,行业利差大都持续收窄或处于低位。中、下游行业表现稍逊色一些,其行业利差大都有所走阔。 4、我们认为上游行业信用债的表现优于中、下游行业或反映的是2017年需求侧托底刺激弱化的预期。随着汽车、地产刺激政策退出的持续影响,下游需求将随之回落,下游需求的回落将立即影响到下游行业的收入和盈利,并将进一步影响中游行业的需求和产品价格,而向最上游的传导还需更多的时间,因此目前中、下游行业利差先较上游行业走阔。实际上,CPI反映的下游终端产品价格仍然低迷,而钢材为代表的中游产品价格3月以来已开始明显回落,但以煤炭为代表的上游产品价格依然坚挺,与上述逻辑较为契合。 以下为正文: 上周市场行情回顾 1、美国高收益债市场行情 (1)美银美林高收益债指数 上周美银美林高收益债指数先涨后跌,最终指数与上上周五持平。 (2)美国巴伦信心指数 上周巴伦信心指数值为75.9,较上上周的76.3继续下行约0.4。从巴伦信心指数样本中的低评级债与高评级债收益率走势来看,上周低评级债收益率下行约7BP,高评级债收益率下行约8BP,低评级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小于高评级债,因此巴伦信心指数继续下行。投资者风险偏好继续减弱。 
2、国内高收益债市场行情 上周国信中国高收益债收益率指数明显下行,从上上周的7.32%下行22BP至7.10%。而上周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约9BP,整体高收益债利差明显收窄。 

小专题:1-4月信用利差走势及其原因总结 1、2017年春节后,国内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确认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结束。2月份5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上行,产业债信用利差明显走阔,最高上行约40BP.3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仍在震荡并小幅上行,但产业债信用利差却有所收窄,且评级越低收窄幅度越大。从2月的最高点开始计算,截至4月18日,5年AAA、AA+、AA、AA-级中票与5年期国债的利差分别回落13BP、13BP、20BP、31BP. 2017年春节后,国内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确认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束。从春节后2月的债券市场表现来看,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上行,5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月26日的3.04%最高上行7BP至2月8日的3.11%。 但2月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却急剧拉升,5年AAA、AA+、AA、AA-级中票与5年期国债的利差分别从1月26日的100BP、129BP、149BP、294BP最高上行至139BP、168BP、188BP、335BP,上行幅度均在40BP左右。 3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仍在震荡并小幅上行,但产业债信用利差却有所收窄,且评级越低收窄幅度越大。截至4月18日,5年AAA、AA+、AA、AA-级中票与5年期国债的利差分别为127BP、155BP、169BP、304BP ,从2月的最高点开始计算,5年AAA、AA+、AA、AA-级中票与5年期国债的利差分别回落13BP、13BP、20BP、31BP. 



2、3月以来,信用债表现明显好于利率债,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国内缺乏做空机制,因此票息收益显得特别重要,而少持有一天就要少拿一天的票息收益,因此前期抑制的配置需求会有一个较集中的释放;另一方面,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持续回升,这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缓释了信用风险担忧,因此我们看到等级越低的产业债信用利差收窄越多。 3、分别从上、中、下游产业债的表现来看,上游行业表现最好,行业利差大都持续收窄或处于低位。中、下游行业表现稍逊色一些,其行业利差大都有所走阔。 


4、我们认为上游行业信用债的表现优于中、下游行业或反映的是2017年需求侧托底刺激弱化的预期。随着汽车、地产刺激政策退出的持续影响,下游需求将随之回落,下游需求的回落将立即影响到下游行业的收入和盈利,并将进一步影响中游行业的需求和产品价格,而向最上游的传导还需更多的时间,因此目前中、下游行业利差先较上游行业走阔。实际上,CPI反映的下游终端产品价格仍然低迷,而钢材为代表的中游产品价格3月以来已开始明显回落,但以煤炭为代表的上游产品价格依然坚挺,与上述逻辑较为契合。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经济观察报
2017-02-19 23:25:14
中国证券报
2017-01-10 11:15:56
深圳新闻网
2016-12-14 09:58:59
中国经济网
2016-12-07 11: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