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 ...
“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工作安排,总理用了276个字进行阐述。
房子回归居住功能本身
房子虽有投资属性,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居住本身。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分化比较明显,2016年,部分三四线楼市“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但另一面,许多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准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今年初已召开的地方“两会”中,一些前期房价涨幅明显的热点城市,均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列入2017年的重点政府工作。
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再次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要调整和优化中长期供给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动态均衡。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多次提居住属性意在表达住房的保障意义,明确不动产作为投机和投资的金融属性,应该让位于住房需求的商品属性。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直言,此前房地产过度投资、投机,导致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泡沫扩大,金融风险增加,成为当前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明确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不能用来炒作投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波动,研究应对之策,抑制房地产泡沫;更要从长远出发,构建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土地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银监会日前发布会也指出,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分类实施房地产金融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推进去库存。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要采取差别化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对带有泡沫和投机性的房地产信贷需求要加以限制;对于一些房地产库存过大的三四线城市,在信贷上也要给予考虑;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刚性住房需求,应该给予信贷支持。这样既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也能使银行信贷资产更加安全。
重申“因城施策去库存”的导向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城施策去库存。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去库存根本途径、重要途径。也就是要支持、引导农民工和农民进城买房。据调查,去年有的城市农民工和农民买房占整个买房量的50%,有的县城达到70%。
解决三四线城市库存问题,关键还在于解决中小城市吸引人口落户问题。
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3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来分类施策。国家来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地方因地制宜来组织实施。坚持去库存与防过热两者并重。对于不同的地区采取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对重点城市,一城一策、靶向治理。房价压力过大的城市,应该合理地增加土地住宅用地的供应,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甚至暂停住宅土地供应。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因城施策去库存”的导向,有两点含义:一是2016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行情虽然不错,但有很多城市依然面临高库存的问题,所以去库存依然是2017年的工作重点,预计三四线城市高库存的区域不会有政策收紧的可能,甚至还会有购房政策继续宽松的可能;二是因城施策的做法体现了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差异性的特点,所以后续对于全国房地产市场来说,差异化的调控做法依然会得到体现。
热点城市或合理增加后续供地
由于现阶段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大城市收入和就业机会均要优于中小城市,加上供给跟不上需求,就导致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目前的限购、限贷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热点城市的房地产问题。事实上,目前楼市供应充分的,都是土地供应不困难的地方,北上广深这些需求量大的热点城市,土地供应却比较紧张。
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土地市场的供需失衡,才能进一步调节住宅市场的供需关系,通过抑制地价达到稳定房价的目的。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指出,要注意“合理”二字。他认为,京沪深增加供地的难度很大。“未来楼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依然是二线及部分三线城市,从土地供应角度看,核心城市增加土地供应难度大,这些区域的发展主要在辐射区,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周围,及二线城市是2017年楼市主要的活跃区域,将会合理增加土地供应。”张大伟说。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将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继续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决策层调控思路就向侧重建设市场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转变。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今年2月2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指出,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