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媒体+户外电子显示屏”的多渠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机制,通过自媒体平台和《法制日报》、《南国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多渠道集中曝光第一批较为典 ...
2017年伊始,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媒体+户外电子显示屏”的多渠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机制,通过自媒体平台和《法制日报》、《南国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多渠道集中曝光第一批较为典型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本批次失信被执行人包含7名自然人和9家单位。
据悉,本批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隐去身份证号码部分号段,有选择地根据被执行人户籍地分布情况,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失信情况进行曝光,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线索进行举报。通过媒体曝光,减损失信被执行人名誉,使其受到舆论压力及信用惩戒,迫使其自动履行法定义务,最终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威慑效果。
海南二中院根据“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既定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最高法院等44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通过落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推进对“老赖”在消费、出行、任职等方面予以惩戒,同时积极拓展曝光渠道和方式,扩大失信名单惩戒效果和提高公众知晓度。
“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海南二中院多渠道、多形式、常态化地集中曝光‘老赖’,不但对名单上的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也对未上名单的被执行人形成心理震慑。在促使‘老赖’自动履行各类给付义务的同时,对强化社会诚信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海南二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李政说。
李政表示,海南二中院将继续加大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布力度,分期分批在传统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曝光,让信用惩戒落到实处,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相信随着海南省不断推进法院与公安、国土、金融、税务、工商等协助执行单位“点对点”网络查控机制的建成,被执行财产难找引发的执行难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