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转债市场的“危”与“机”:中低等级信用债风险压力较大

来源:和讯名家 2017-02-07 15:18:22

  1.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承压,不利转债市场。  继2016年12月24日上调MLF利率10bp后,开年第一个交易日(2月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和2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操作 ...

  1.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承压,不利转债市场。

  继2016年12月24日上调MLF利率10bp后,开年第一个交易日(2月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和2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分别为2.35%、2.50%和2.65%,较年前上一次操作均分别上调10BP。自此,央行端资金利率全面上浮,同时上调OMO和SLF利率也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信号已经非常明确。

  债市存在调整压力,对转债市场也较为不利。一方面,从估值角度,债底价值下降;另一方面,从短期的转债市场供需角度,由于债券基金是转债和公募EB的主要投资者,若在债市调整压力下遭遇大量赎回,流动性相对较好的转债仍然可能上演前期被率先抛售的戏码。

  股市方面,资金面紧张和基本面尚可双重因素影响下谨慎乐观。一季度经济基本面相对乐观,但货币政策偏紧对风险偏好和资金面较为不利。

  综合来看,在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转债市场受到流动性、风险偏好、同业去杠杆等因素的多重制约,短期维持相对谨慎。

  

关注转债市场的“危”与“机”

  2.冲击过后,部分转债具有价值

  我们之前曾多次提及,流动性是主导近期转债指数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流动性紧张时,绝对价格高、机构持有比例集中的个券容易被大量抛售;在流动性修复时,前期跌幅较大的转债上涨幅度较大,流动性冲击下部分转债估值压缩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介入机会。

  绝对价位、估值相对较高的转债若在后期遭遇流动性冲击而被错杀,可在流动性缓和的时点进行配置。目前歌尔、九州、白云、顺昌绝对价位相对较高,格力转债、江南转债在相同价位的转债中转股溢价率偏高。

  其次,目前货币政策出现转向,保险股在加息初期通常表现较好,基于此条逻辑推荐关注14宝钢EB和15国资EB。

  最后,随着年报披露时间临近,部分基本面较优的个券可能存在业绩层面的支撑。公司基本面较优的转债标的包括九州、16以岭EB,所属行业基本面有所改善的标的包括三一、顺昌等。

  3.转债一级发行或提速,短期来看可能造成存量转债估值承压,长期来看可以丰富转债标的、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2016年12月2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回应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并购重组等问题时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目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融资结构不合理,募集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益不高等;证监会将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次融资金额过大;并明确指出,将严格再融资审核标准和条件,解决非公开发行与其他融资方式失衡的结构性问题,发展可转债和优先股品种,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

  从证监会的官方表态来看,未来定增审核可能将趋于严格,而可转债的发行审批进度则可能提速。2016年再融资审批进度放缓,转债发行也受到了再融资收紧的影响,此次表态将再融资和可转债进行了区分,未来转债发行审核速度可能加快。

  此次官方发言后,近期发审委的审核进度有所提速,后续转债发行节奏可能加快。从转债和公募EB的发行流程来看,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占用的时间相对较长,是影响转债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2016年12月21日以来,模塑科技(000700,股吧)、久其软件(002279,股吧)、永东股份(002753,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300亿)、国泰君安(70亿)等多只转债陆续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目前等待发行的可转债共有23只,规模合计1167.82亿,超过目前转债市场存量的2倍。

信用债:中低等级信用债风险压力较大
关注转债市场的“危”与“机”
信用债:中低等级信用债风险压力较大

  17年去产能继续发力,过剩行业再融资压力较大。16年政策收紧过剩行业融资,10月上交所发布钢铁煤炭融资新政,对发债企业实行分类监管,构建“基础范围+综合指标评价”的分类监管标准。

  供给侧改革促进过剩行业价格回暖,盈利好转,但行业内部优胜劣汰,分化加剧。低等级发行人基本面持续恶化。我们筛选了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的AA-债券,其资产负债率在16年持续上升,由于债务负担重,难以靠自身能力降低企业杠杆水平。货币资金对短期负债的保障有微弱好转,但保障程度仍然较低,短期偿债能力弱。一级市场波动对其筹资性现金流影响较大,我们估计在近期债市的波动之后,低等级发行人在四季度的筹资性现金流将大幅恶化,信用债违约风险仍在,具体暴露的程度则要看政府维护公募市场的意愿。

  

关注转债市场的“危”与“机”

  

关注转债市场的“危”与“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国务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网络 2014-01-16 20:10:57

快递实名制需要破茧成蝶的勇气


网络 2014-01-11 10:27:21

圆通丑闻


网络 2013-12-24 18:18: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