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不买票或者使用假冒证件乘车,以后可不仅仅是补齐票款就完事了,还可能会面临更多“麻烦”。近日,江西省信用中心网站发布了首个铁路不诚信旅客黑名单,一乘客使用伪造证件乘车被查,不良记录可能会影响其 ...
坐火车不买票或者使用假冒证件乘车,以后可不仅仅是补齐票款就完事了,还可能会面临更多“麻烦”。近日,江西省信用中心网站发布了首个铁路不诚信旅客黑名单,一乘客使用伪造证件乘车被查,不良记录可能会影响其银行贷款、个人评优等。
此前经常能看见有报道称,某旅客为了享受“免费”坐火车而不买票或使用假冒证件乘车的事情发生。当铁路部门发现这类情况后都是采取补票的方式,并无各类的处罚措施,导致一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员依旧选择这种方式出行。
当下失信现象几乎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形成谁也不敢相信谁的尴尬局面。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人自危、尔虞我诈、互相伤害的畸形社会,必然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倒退,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使旅客能遵守乘车秩序,铁路部门也采取过一些措施。例如,2014年《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以后,各地铁路部门就针对旅客破坏乘车秩序,影响铁路运行安全的行为进行了“黑名单”尝试。北京铁路局从2014年起就建立了“铁路乘车诚信管理系统”。但是这些处罚措施对失信人员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并不能影响他个人的利益,失信行为将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而此次南昌铁路局与江西省信用中心联合发布旅客失信信息,是旅客失信记录的“升级版”。从法制上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罚,让失信行为无论大小都付出相应成本,让其在读书、就业、信贷、出入境等方面 “处处受限”,让其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从而形成人们自觉守信的倒逼机制,以便共同维护人与人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诚信原则。
与此同时要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为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既要靠正面宣传激励,又离不开信用惩戒倒逼,从而让想失信者不敢失信、不想失信、不易失信。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