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宿迁市沭阳法院曝光了9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赵某和孙某的“执行标的额”一栏填写的不是金额,而是“向父亲母亲道歉”、“向公公婆婆道歉”。在人们的认知里,被法院列入失信“黑名单”的,往往是那些 ...
近日,宿迁市沭阳法院曝光了9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赵某和孙某的“执行标的额”一栏填写的不是金额,而是“向父亲母亲道歉”、“向公公婆婆道歉”。在人们的认知里,被法院列入失信“黑名单”的,往往是那些欠债不还、言而无信的“老赖”,如今这对“拒向父母道歉”的“情感老赖”首次榜上有名,着实让人深感惊奇和震撼。
孝敬父母本是为人儿女者的伦理本分,伤害父母理应鞠躬致歉。赵某夫妇不仅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反而在生活琐事和言语上先后6次伤害他们,甚至对其实施撬门别锁、夺去饭碗的精神损害。面对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的判决,两被告依然置若罔闻、拒不执行。法院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既是对其不孝行为的惩戒,更是对其罔顾法律尊严、欠“道歉”不还的严正处罚。
将欠“道歉”不还的“情感老赖”列入失信黑名单,堪称依法维护老人权益的有益尝试和出彩创意,其警示意义远大于判案本身。让吝啬“对不起”的不孝之子承担限制乘坐飞机、高铁,无法办理银行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等的失信代价,既彰显了法律不容践踏的神圣尊严,也不失为以现实案例对国民进行的孝道与诚信教育。传承与弘扬“孝行天下”的民族美德,不仅需要践行孝道的榜样示范和惩戒虐待老人的不法之举,更有必要让拒向父母道歉的不孝之子领教“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尴尬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