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昨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15-2017年)》,除公 ...
北京将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昨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15-2017年)》,除公务员外,医生、教师、记者、导游等重点人群也将建立诚信档案。(5月13日《新京报》)
人无信不立,信用也就成为做人的基本原则;公务员、教师、记者作为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元素,应该比普通人要求的更高一些,把他们诚信记录纳入“电子诚信档案”是高端管理的需要,有利于队伍自纯、自净,有利于民众监督锋芒毕露,也有利于吏治部门监管“拧紧螺钉”。北京市这个探索,其实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迟早都要“植入”,有着四大好处。
一是能促进队伍自净。在没有“电子诚信档案”之前,不诚信“家丑”往往能被“包包叠叠”,给“带病提拔”提拔、“带病上岗”提供了机会,也给“屡教不改”提供了胆量,使他们素质越来越走低;民众被隔离在信息监督之外,无法对他们进行监督。而个人诚信记录纳入“电子诚信档案”,民众就能“一网打尽”,直接对他们的不诚信给予监督,促其改邪归正;反过来,他们也不敢轻易折腾不诚信断了美好前程,直接提升他们的素质。
二是能促进队伍自信。在诚信没纳入考核的“大锅饭”里,诚信和不诚信待遇几乎一个样,许多诚信人享受不到诚信的优待与好处,渐渐也就放低了诚信门槛,甚至也加盟不诚信群体,这让诚信的人缺乏自信。如果诚信纳入诚信档案,诚信群体在提拔使用、绩效考核中处于优势地位,自然人们对诚信就充满自信,从而积极投身于自己的诚信建设。大家都这样做了,整个团队的自信也就坚挺了。可见,“诚信大锅饭”是个“糊涂饭”,“诚信档案”才是诚信社会的“珍羞美味值万钱”。
三是促进队伍自律。当个人的诚信档案“昭告天下”时,等于让天下人直接监督,不管是就地任用,还是异地提拔,民众都能在个人的电子诚信档案中“一网打尽”。比如,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处理,如何整改,考察期多少等,很难折腾“带病提拔”。即使有了“带病提拔”,民众也会按照“诚信档案”刨根问底,这对提拔方和被提拔方都形成强大监督力,谁还敢折腾不诚信呢?必然要将自律进行到底。
四是能促进队伍自强。“电子诚信档案”与考核、提拔、绩效、贷款、声誉等相牵连,谁也无法隐瞒,谁也“椰风兜不住”,只能对“电子诚信档案”高度敬畏,只能彼此相互提醒、相互促进,比学赶超进入高诚信阶段,必然促进整个队伍自强;因而说,给公务员等建立诚信档案是“真的好”。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