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我国将实行企业信息公示 搭建市场经济信用基础桩

来源:网络 2014-07-29 21:56:20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诚信是质量的保障,是产品的良心。“质量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更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山东省质监部门就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哪些有益的尝试?广大消费者能通过质量诚信 ...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诚信是质量的保障,是产品的良心。“质量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更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山东省质监部门就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哪些有益的尝试?广大消费者能通过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会得到哪些方便和实惠?对质量严重失信企业如何监管?7月29日上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谷源强走进齐鲁网《政地有声》直播间,就“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在谈到建设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谷源强介绍,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提出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程,核心在于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是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和建设“诚信山东”的具体举措。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是对政府部门而言,随着3月1日国家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全省新的注册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企业数量不断扩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宽进”后,如何对企业进行“严管”,成为政府面临的一项新挑战。今天我们谈到的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可以有效监督企业严格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破解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质量监管难题,构建规范企业质量诚信行为的长效机制。使政府职能更多体现在事中、事后的监管上,同时,对企业的失信违法行为纳入公示体系,尤其对于连续违法的企业,其信用体系就会有“污点”,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重点监管。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有助于抑制质量不诚信行为,有利于改善行政管理,促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也可以对企业的分级分类监管提供决策依据。政府部门可将更多的有限的监管资源倾向于质量信用较低的行业和区域,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二是对企业而言,建立质量诚信体系,一方面可以事先预防企业失信,倒逼企业诚实守信、慎独自律;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出现不诚信行为,其他企业就可以选择不与其开展交易,必须进行交易的,也可以索要相应的抵押、质押等担保,提高失信企业的违约成本。因此,开展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质量信用意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形成质量守信经营,以质取胜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形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是对消费者而言,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可以真正实现“让诚信企业脱颖而出、失信企业寸步难行”,对不按时公示或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对广大消费者而言,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诚信的购物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大降低了他们所面临的在质量方面的购物风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无信不立 习近平为何重视诚信


央视网 2018-08-14 16:50:37

信用惩戒,能否破解“执行难”


安徽日报 2013-07-30 22:08:0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