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会议提出要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四川省广元市自2 ...
今年1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会议提出要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四川省广元市自2009年开始加大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入不良信用档案,取消中标资格。”年前的一天,四川广元市成新建筑公司收到市招投标监督委员会发出的书面通知,通知中的处罚决定让公司负责人陈兴当场傻了眼:取消中标资格,意味着公司刚费尽力气成功中标的一项工程泡了汤。“标的额近亿元的项目就这么没了,真不该拖欠农民工薪水!”陈兴追悔莫及。
同成新公司一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被记入不良信用档案的还有14家企业。这些上了“黑名单”的企业中,9家被取消中标资格,其中最大标的额2.5亿元。欠薪,使这些企业的信用蒙上污点。
信用不好招不到工
“以前在广元,生意圈里的人常说:贷款难,难于上青天。”长期从事食品贸易的王卢剑告诉记者,他曾经为一笔5万元的短期贷款跑遍了广元的银行,结果一无所获。
银行不愿放贷,原因很简单:企业信用的大环境差,“借钱不还”时有发生。记者从广元市金融办了解到,2008年末,广元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四川省同期平均值高出近23个百分点。
部分失信企业的行为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贷款难导致资金流动性差,企业主们叫苦不迭。一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回忆当年贷款难的情形,至今都刻骨铭心:“银行不愿出手相救,好几次都是靠东凑西凑才渡过难关。”
“只有招不到工了,才知道信用多重要。”广元市达康建筑公司总经理王清平告诉记者,前些年公司资金紧缺时,年底靠拖欠农民工工资来周转,如是反复,资金每年确实得到了周转,但企业招工却越来越难了。“欠薪也会欠下臭名声,农民工一听到是我们,都不愿意来。”王清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