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人民网:圆通快递夺命因监管制度落空所致

来源:网络 2013-12-24 18:13:05

  11月29日上午,山东省广饶县居民刘兴亮收到一件散发着异味的快递,当晚10点多,他在医院永远闭上了双眼。在此前后,两位山东其他地方的网购客和7名投递员工也先后染病入院。本月20日下午,山东省通报了这起恶性 ...

  11月29日上午,山东省广饶县居民刘兴亮[微博]收到一件散发着异味的快递,当晚10点多,他在医院永远闭上了双眼。在此前后,两位山东其他地方的网购客和7名投递员工也先后染病入院。本月20日下午,山东省通报了这起恶性事件相关情况。武汉收件公司由于收寄验视不规范,将被依法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21日上午,圆通[微博]公司在微博致歉。

  从野蛮分拣到贩卖信息,从龟速快递到夺命快递……这两年,中国快递业确实疏漏百出,值得反省。隔靴搔痒的追问不如理性反思,有人说是加盟门槛太低,有人说是相关立法滞后,但从夺命快递事件本身而言,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恐怕还是制度与监管没有唱好双簧戏。

  于法而言,《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试行)》第一条第四项中规定,各类易腐蚀性物品(如有机溶剂)不得寄递。此外,根据《邮政法》规定,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并执行邮件收寄验视制度。用户拒绝验视的,邮政企业不予收寄。今年3月1日施行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规定,禁止寄递麻醉药物、生化制品、传染性物品和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险物品和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可见,规章制度不是没有,而是没有人去当真执行。

  在夺命快递问题上,或有四重失责:一是邮寄方面对明知有毒的货物,几番隐瞒而违规寄送,涉嫌刑法上危害公共安全的责任;二是收寄的快递工作人员疏于检视,放任了风险事故的发生;三是快递运输环节或涉野蛮分拣,使得毒液泄露,最终酿成事故;四是事发后应急预案确实,导致没有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发展。当然,如果从宏观虚化的责任主体来看,监管者面对数以亿计的物流快递,几乎“毫不设防”,如此不问不管,不出事恐怕难。

  《2013-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今年我国快递包裹总量有望突破90亿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按照全国13.5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6-7个包裹。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快递业刚刚勃兴的现实。国营快递高贵霸气,外资快递基本还只是个传说,民营快递又在夹缝中求生存——超常规的刚需、低层次的业态,需要更落到实处的制度规则来洗牌国内快递业。

  因噎废食固然得不偿失,疏于监管更会徒留后患。就事论事地查出一两家“不听话”的站点容易,但如何将既有规范落到实处、制度设计又能真正跟上电商与物流发展的现实,这恐怕还要更多扎实给力的作为。出事儿固然不好,眼下要做的,恐怕不是收钱、不是关门、不是棒杀,而是在整治的基础上厘清权责、理性引导。制度能落到实处,防范才不至于沦为空谈。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网络 2014-06-30 15:06:37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