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穆迪发表研究报告,下调香港六家银行的次级债务评级。穆迪分析师徐嵩宜表示,本港及内地的银行监管机构,过往曾经提供支援予银行债权人。然而,参考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经验,假如支援成本过高,政府提供 ...
评级机构穆迪发表研究报告,下调香港六家银行的次级债务评级。穆迪分析师徐嵩宜表示,本港及内地的银行监管机构,过往曾经提供支援予银行债权人。然而,参考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经验,假如支援成本过高,政府提供支持的意愿可在瞬间转变。即使没有正式的处置机制,银行债权人亦须承担损失。穆迪认为,债权人自救可能会触发的严重蔓延潜在风险,至今仍未反映。
报告指出,国际间已日渐形成一种趋势,次级债务证券持有人须承担损失,而这种债权人“自救”的做法,已成为陷入财困银行接受政府支持的先决条件。因此,穆迪假设一旦未来发生重大金融危机时,港府可能不会再向债务证券持有人提供支持。
不过,穆迪强调此次评级行动只影响对银行次级证券潜在系统性支持的看法,并不反映银行的个别信用质素有任何变化。穆迪对香港银行的个别评级在全球同业仍属最强劲之列。此外,就部分香港银行的高级债券而言,穆迪仍会对其评级纳入潜在系统性支援。
穆迪是次下调按巴二(巴塞尔资本协议Ⅱ)证券规定下的低二级资本(Lower Tier Ⅱ),以及高二级资本(Upper Tier Ⅱ)的评级,而对高级债务评级及个体基础信用评估,则不受是次评估所影响。
报告指出,穆迪将东亚银行(00023)及永隆银行的次级债务评级的展望,给予“负面”评级,与其存款及银行财务实力评级(BFSR)的负面展望一致。中银香港(02388)、中信银行(国际)、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及渣打香港的次级债务评级展望均为稳定,主要由于中资背景的香港银行,在某程度上的风险能获母公司提供支持。
穆迪透露,将于稍后会发表一份题为《世界已经转变:亚太区银行次级债务的支持可能性现已大幅下降》特别评论报告,进一步解述亚太区内银行潜在的次级债务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