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西安市政府2月9日上午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我市将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严把食品监管准入、退出关,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将作为政府重点监管目标。 西安市政府副市长韩松、省质监局副局长薛发龙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质监局
记者从西安市政府2月9日上午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我市将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严把食品监管准入、退出关,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将作为政府重点监管目标。
西安市政府副市长韩松、省质监局副局长薛发龙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质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丁玉萍作了工作报告,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德省主持会议。
2011年,我市狠抓质量强市工作,实现世园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确保了世园会的圆满成功;质量强市工作强力推进,效果明显,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等获西安市质量管理奖,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获西安市质量管理特别奖,认定西安名牌产品25个,西安服务业名牌2个。
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开展“质检利剑行动”等专项整治
2012年,我市将启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工作,推动质量强市向纵深发展。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以行政处罚、事故调查处理和检验检测、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严重隐患为主要内容的“黑名单”制度。
强化专项整治力度,一是针对重点产品,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以食品、农资、建材、家电下乡等产品和电梯、气瓶等特种设备为重点的“质检利剑行动”,严厉查处质量违法案件,典型案件组织媒体曝光,通过发动群众举报、明察暗访,让制假售假者无处可藏。二是整治重点企业,食品监管严格执行“四个必须,五不放过”, 严格准入条件,严把准入门槛,对达不到准入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完善退出机制,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一律撤销许可,强制退出。强化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监督抽查,严厉查处和曝光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建立电梯等机电类设备以故障率为量化指标的安全评价模式,严格防范使用环节和作业过程的伤害事故。继续深化气体充装站(特别是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和气瓶检验站的专项整顿工作,坚决遏制充装报废气瓶、超期未检气瓶以及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气瓶的行为。三是整治重点区域,对质量问题出现较多的区域,联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区域集中整治,坚持“打、治、建”相结合,严厉打击严重质量违法行为,治理一般质量问题,规范区域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和失信惩戒机制
对违规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
促进诚信建设新突破,建立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开展质量信用评价,量化评分办法,将企业巡查情况、监督检查、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日常监督信息作为诚信评价的主要内容。根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按照鼓励诚信、扶优限劣的原则,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尤其要对违规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加强质量失信企业风险分析,把质量信用等级与社会信用体系相链接,对风险较大的企业进行预警。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打破行业“潜规则”,建立健全行业协会自律机制。
全面实施《西安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的目标任务,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继续深化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开展文化产业标准化工作,加强对会展、地方特色演艺、动漫游戏及文化衍生品生产等标准化工作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大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的应用推广,实现组织机构代码数据信息的动态更新与共享,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查询与验证服务。推动以射频技术为基础的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尤其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积极培育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检验机构,构建一批高水平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在为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为企业质量改进提供技术服务。
服务民生工程,加大产品抽查力度,促进产品质量提高。以儿童用品、农用物资和民生消费品为重点,加大产品抽查范围、抽查批次、抽查频次,对不合格企业进行100%整改,并对部分安全风险大的产品实行跟踪抽查,开展区域性质量对比提升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强化计量监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培育一批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形成“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诚信计量运行机制。开展集贸市场、加油(气)机、“民用四表”、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检查,重点加强节假日消费高峰期市场计量监督检查,有效遏制“短斤缺两”等计量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计量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会上还宣读了西安市人民政府《2012年度食品安全监管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目标责任书》,韩松副市长分别与13个区县政府和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领导签订《2012年度食品安全监管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目标责任书》,灞桥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户县政府先后就进一步推动质量工作做了发言。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