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只是经济上的扶助,它会贯穿人的一生,让年轻人懂得自立自强、懂得珍惜和责任,懂得感恩和回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助学贷款让贫困生率先与社会接轨,直面人生的酸甜苦辣,有必要因势力导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只是经济上的扶助,它会贯穿人的一生,让年轻人懂得自立自强、懂得珍惜和责任,懂得感恩和回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助学贷款让贫困生率先与社会接轨,直面人生的酸甜苦辣,有必要因势力导,提前上好诚信、感恩‘两堂课’” 。日前,四川省宜宾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四川省宜宾县财政、教育、信用联社齐抓共管,开通贫困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绿色通道”。2011年,全县已发放940万元信用助学贷款,为1734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贷款人数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居全省前例。
早在2011年6月中旬,宜宾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县信用联社就联合召开2011年生源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会,培训各乡镇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乡镇信用社经办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印发了3000份《宜宾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资料》。为方便学生,该县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办理流程,特别是续贷无需再申请。为方便广大学子和家长,减少往返县城的开支,该县创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法,贷款申请下放到乡镇中心学校审核,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把关,乡镇信用社发放贷款。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发放通知及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各高、职中、中心学校并对学生进行诚信和感恩教育,上好人生“两堂课”。
“助学贷款为贫困生扫清了求学道路上的障碍,我要刻苦学习,懂得感恩,诚实守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这是一个名叫田嘉敏的女生写的《助学贷款,助我成长》文章中的一段话。据四川省宜宾县农村信用联社郑执强介绍,田嘉敏是该县高场镇的一名贫困生,2010年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这是她第二次贷款,已贷款1.2万元。
宜宾县信用联社副主任何德斌说:“对寒门学子‘雪中送炭’,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民生工程、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贷款无需担保,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无需支付利息, 4年最高可获得2.4万元贷款,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4年。
为了建立助学贷款长效机制,该县还按当年贷款发生额的15%,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并通过与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对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等措施,建设有助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良性循环的社会诚信体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