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政府与社会需求为驱动的信用评级市场发展体系
来源:网络
2011-08-24 13:14:33
(一)核心问题 1、通过国家的政策与制度性安排,增加评级需求,拓展评级市场,破解信用社会快速发展与信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难题。 2、通过建立国家系统性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体系,形成支持本土评级机构迅速做大做强的扶持发展机制。 (二)应
(一)核心问题
1、通过国家的政策与制度性安排,增加评级需求,拓展评级市场,破解信用社会快速发展与信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难题。
2、通过建立国家系统性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体系,形成支持本土评级机构迅速做大做强的扶持发展机制。
(二)应对措施
1、政府政策与制度性评级需求的创造机制
(1)把信用评级信息的运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实施过程中广泛使用评级信息预警风险,科学决策;
(2)政府在经济、金融、投资、监管决策中率先使用信用评级信息;
(3)从制度上要求投资人在信贷、债券等信用交易中充分使用信用评级信息;
(4)在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实施中引入本土评级机构进行风险评价。
(5)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的融资和风险管理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6)在境外信贷、投资活动中使用本土评级机构的国家和跨国经济主体的信用评级信息,保障对外投资安全;
(7)作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评级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国家和投资信用风险评级服务;
(8)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与扶持本土评级机构开展国家和跨国机构信用风险评级结合起来,确保本土评级机构对境外人民币主权债务工具的评级话语权;
(9)规定境外经济实体或多边金融机构在我国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务工具、外币债务工具或在我国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必须由本土评级机构进行国家信用风险评级或主体评级。
2、本土评级机构的扶持发展机制
1)监控性企业和项目信用评级
充分利用信用评级对企业、项目和市场系统风险的监控作用,由本土评级机构定期对指定的国家重要企业和投资项目进行评级。
(1)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央企、地方重要国企主体进行年度性评级;(2)对在国内上市的国企主体进行年度性评级;(3)对国债、社保基金、国家五年发展规划重点投资项目及相关主体进行审批前与实施后的评级;(4)对企业海外融资和投资项目进行评级。
2)限制性涉密企业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是通过对企业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信息的综合分析,确定信用等级,关系到我国企业经济技术信息安全与国家竞争力的兴衰。因此,必须明令禁止外资或合资评级机构对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和敏感性行业的骨干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主要行业如下:(1)国防工业行业企业;(2)国家级通讯行业企业;(3)国家级能源行业企业;(4)国家级交通行业企业;(5)金融机构;(6)其他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与企业。
3)“双评级”性企业和项目信用评级
除对所有评级项目必须通过双评级控制道德和技术风险外,对外资或合资评级机构参与的重大项目和非涉密重要企业,必须选择一家本土评级机构进行双重性评级,为市场提供本土机构的评级信息。主要领域如下:(1)在中国上市的境外企业;(2)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3)在中国发行各类债券的境外企业和项目;(4)在境外发行各类债券的中国企业和项目;(5)结构融资等重大创新性金融产品。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8-19 21: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