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全力打造诚信绩优的新团队

来源:证券时报 2009-11-16 09:03:11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是国内资格最老、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基金公司之一,其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在经历了两年的平台整理期之后,南方基金未来将怎么走?如何再次发力?将以什么为突破口? 证券时报:在成立十一年之后,南方基金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是国内资格最老、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基金公司之一,其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在经历了两年的平台整理期之后,南方基金未来将怎么走?如何再次发力?将以什么为突破口?

    证券时报:在成立十一年之后,南方基金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高良玉:中国基金业进入了新的十年,基金公司的生存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资本市场更加完备有效、投资者和销售机构的需求不断提高、同业竞争日益加剧,新阶段有新游戏规则,变革是大势所趋。

    为迎接新十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南方基金的经营管理主动求变,一系列基础性的革新正是南方这两年来一直着力在做的工作。这些工作中最重要的有三方面,一是打造一个适合于业务快速发展的团队;二是要有一套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对投研、市场、后勤保障等每一部分业务的考核细化,用考核来明确导向,将公司的整体目标有效贯彻到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上,比如对投资研究来讲,我们认为重要的是考核基金经理与研究员超越市场的能力;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基金公司高速成长,每年吸纳大量的毕业生和其他行业人才进入公司,这些新员工都需要培养,即使是老员工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更新。

    证券时报:刚才高总谈到人才的频繁流动,这已成全行业的难题,南方基金也陆续走了许多人。留住人才方面,南方有没有新计划?

    高良玉:人才流动性较强是基金行业的共性,有人戏称南方基金是基金业的黄埔军校,不少基金公司的高管都曾经在南方工作过。从南方出去的人,一部分是因为其他公司给予更高的平台,这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有一部分是不适应我们的要求被调整出去的。

    基金公司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我们不断在招人、用人、留人等机制上下功夫,一是给予合适的人才合适的岗位和职责,结合员工的能力和志向,人尽其才,比如一个更适合做私募性产品的基金经理,就需要公司给他一个合适的平台,同时给予较为自主的空间;二是明确不同岗位的激励制度,奖优罚劣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

    证券时报:大量的公募基金经理投奔私募,您怎么看?

    高良玉:中国目前做私募并不具备很好的条件,不仅因为其投资范围有限,也因为规模做大后就会面临很多管理的问题。现在基金公司人员队伍中最缺乏的是管理型人才,怎样管一个公司,怎样管一个团队,既需要经验也需要智慧。

    证券时报:在各方面调整之后,南方基金会否再次发力,出现爆发性的增长?可能会在哪方面突破?

    高良玉:目前南方基金的调整正在逐步到位,检验效果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不排除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快。至于突破点,基金公司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也是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在投资业绩上,我们现在所有的调整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业绩,提升为投资人服务的质量。

    证券时报:海外业务会否成为基金公司新的规模与利润的增长点?南方准备怎么做?

    高良玉:在将来,海外业务一定会有爆发性的增长,而且国内有海外投资的需求。在美国基金业,国内业务只占了40%左右,海外业务占据了60%左右的比例。未来,随着外汇管理制度逐渐放开,人民币升值基本到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告一段落,海外业务肯定会快速发展。南方已在香港率先设立了分支机构,并着力培养一只海外投资的队伍,也计划发行更多的投资海外市场的产品。

    证券时报:南方基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基金公司,已经有十一年的历史,您觉得有哪些经验与教训?

    高良玉:我们的经验是,基金公司需要一支有质量的队伍,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对事业的追求;教训是在大的转型过程中,不能转得太快,即使找准了方向也要注意节奏。目前市场对基金公司需求变化的趋势与我们此前判断一致,尽管变化速度慢于预期,我们也宁可早做好准备,而不会等待市场变化成型之后再动手自我完善。我们一方面在总结,一方面在前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费列罗”巧克力现白色死虫


网络 2014-06-17 23:07: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