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满腔热情、满怀真诚地参与了某个论坛的话题讨论,最后得知这只是有目的的商业炒作;当你在口碑很好的网店里放心了买东西,最终拿到的却是劣质商品……面对一系列令人始料不及的事实,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ldquo
“网托儿”不是新鲜词,它早在几年前就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步成长。早期的网托儿们不过隐藏在各网站论坛的边边角角里,比如在旅游网站关于哪个旅行团最好的帖子里,一些旅行团成员就会纷纷跟帖,吹捧自家的团队来影响旅友的判断……诸如此类的还有“房托儿”、“培训托儿”、“医托儿”等,或自我追捧,或相互打击,制造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对于这样的小打小闹,网友们在感到无奈的同时,也需擦亮眼睛,不被这些假象蒙蔽即可。
然而曾几何时,事情变得不再简单,网托儿们变本加厉的炒作秀愈演愈烈,愈演愈真实,对网络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从“贾君鹏”的一时喧嚣到“网丫网”的片刻整顿,网托儿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网络新兴产业,一批“有组织、有策略、有手法”的炒作公司肆意滋生,甚至堂而皇之登业务广告——“帮企业提高品牌影响力”、“帮助产品推广”……更有明目张胆的招聘启示:“初中水平,工作时间为早9点晚10点,熟悉电脑操作,定时向指定的网站论坛发帖……”相对于主流的媒体广告,网托儿炒作的费用要少得多、赚得多,在网络界的影响力并不比传统广告来得差。
也正因为此,造就了“网丫网”在网购兴盛的时期借助为卖家炒信誉而大捞了一笔。而前不久,更有一家北京的“炒作团队”自爆——“贾君鹏”事件为其团队一手策划!消息传出,雷倒无数网民。
当然,该团队最终不肯透露自己的上家,他们将之视为“商业机密”,但为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他们又李代桃僵地拿《魔兽世界》来说事。正如该团队所说,“我们都知道《魔兽世界》这个游戏停了一段时间,该游戏用户都没事儿干,所以网民需要激活贴吧的用户,制造出一个事件,让他们觉得不无聊,也吸引社会上不玩《魔兽世界》的人关注它”。话都讲到这个份上了,谁不知道《魔兽世界》目前在国内的代理商是谁呢?坊间传言,这次炒作后该团队一共赚到了“6位数”的酬劳。
该专业团队是第一个主动出来声称对事情负责的网托儿。笔者认为,他们之所以愿意主动承认“贾君鹏”事件出自其之手,无非就是宣传自己,给更多有需求的客户提个醒,“这种两天之内造就31万的跟帖回复,点击数达到760万的动静,对我们团队来说是‘小意思’”,对你却可能是“大意思”,只要肯花钱,多大的影响力我们都能给你创造出来。
如果说,网丫网欺骗的是信誉,“贾君鹏”事件骗的就是网民的一腔热诚,虽说都没有对大众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但如果你也是关注贾君鹏的几百万人之一,你也参与了这场热闹的讨论,当你知道事实真相,会不会觉得被蒙蔽、被欺骗、被利用了呢?
对于故意的商业欺诈行为,我国司法有相关的规定。《民法通则》上,“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对经营者虚假宣传行为也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并有相应罚则。
以上相关约束条例,在商业活动面前犹如铜墙铁壁,对于网托儿们的欺骗行为,却显得有心无力。淘宝发生信用危机后,淘宝公司也只能加班加点进行自查、删除虚假信息,以维持正常的网购环境。其一系列的整治活动无非是要求网店商家们杜绝虚假交易、远离网络欺骗,却唯独对搅局主角网托儿们毫无办法。因为没有专门针对网络欺骗行为的法律法规,淘宝的诚信活动有些“打了吸毒的,放了贩毒的”意味。
淘宝其实也很无奈。目前,该网站占全国电子商务c2c市场80%的份额,网托儿的欺骗行为不仅带来虚假交易量,而且还严重影响到网络交易环境。尽管这对淘宝网的营收并没造成多大影响,但该企业却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去整治,这本身应该属于国家相关法律部门的事情落到淘宝身上,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在针对网络商业活动的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笔者更是听说,如今有的网托儿公司还雇佣了专业的法律顾问,得意地打着擦边球,早已把风险考虑好了。
网托儿们之所以能如此猖獗,把网络搅得浑浊不堪,正是因为缺少针对性的法律规定。如果有关部门把网络欺骗行为纳入法律约束范围之内,明文规定这种行为的概念以及惩罚条例,相信网托儿也不会像现在这般肆无忌惮,网络环境也会变得更加纯粹。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