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淘宝“诚信自查”是动真格还是假动作?

来源:中国B2B研究中心 2009-08-28 09:43:37

淘宝的自我拯救,面临着无解的尴尬。   就在淘宝宣布诚信自查的时候,中国首个网商诚信自律公约主要起草人和发起人、电子商务防骗专家高丙田就向南方周末记者反映,这一次的诚信自查,和2007年的《网商诚信自律公约》内容如出一辙。2007年9

  淘宝的自我拯救,面临着无解的尴尬。

  就在淘宝宣布诚信自查的时候,中国首个网商诚信自律公约主要起草人和发起人、电子商务防骗专家高丙田就向南方周末记者反映,这一次的诚信自查,和2007年的《网商诚信自律公约》内容如出一辙。2007年9月15日杭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上,由国内网商代表发起的《网商诚信自律公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网上交易的主体身份应该真实合法,不得捏造、虚构企业名称或个人姓名、经营地址、联系资料等注册信息。高丙田正是主要的起草者和推动者,他告诉记者,这在当时是得到马云支持的。

  《网商诚信自律公约》还曾经得到国务院新闻办的转发。但是,在那次大会之后就无疾而终。高丙田抱怨说,各参与的电子商务公司和网商并不打算真正的实施。

  高丙田认为,即使像淘宝、阿里巴巴这样的网商也是常常为了赢利而不惜伤害诚信。

  高丙田举例称,他曾实名向阿里巴巴反映其网站上有公司在公开销售电警棍等违禁警用器械品,而且还作为“诚信”用户被阿里巴巴长期推介。但是质疑了一年多,阿里巴巴仍毫无反应,后来迫于外部压力才消极被动地清理。

  高丙田甚至认为,淘宝网上之所以欺诈不断,本身就是淘宝纵容的结果,“对于还在追求人气的电子商务公司,吸引眼球才是第一位的。”他告诉记者,去年的时候,阿里巴巴集团下的阿里妈妈也曾经提出打击作弊的行动方案,但是被否决。他推测称:“原因在于打击会造成大量的客户流失。”另有消息称,就在淘宝发动诚信自查活动时,它的竞争对手易趣就推出“易趣卖家成长计划”,宣布承认“淘宝”卖家的信用等级和记录,易趣计划将对“淘宝”信用度实行按一定比例转换。这被视为是易趣要在淘宝门外拉客,号召“受伤了”的用户转换阵地。

  不过,曾任阿里巴巴诚信社区商业防骗论坛版主的陈洪说,淘宝此次诚信自查还是为了淘宝的根本利益,作为亚洲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淘宝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人气,而是规范化,这才是淘宝诚信自查的根本原因。

  法律滞后,无法直接打击“炒信”者

  高丙田则认为,这种自查,其效果本身是令人怀疑的。首先,淘宝本身有多大的执法能力是一个未知数。

  高丙田说,在海量信息和亿万卖家主体面前,淘宝提人工审核只不过是在忽悠人。而且,淘宝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就在于:对类似于刷信这样的行为,淘宝的处理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还在诚信自查伊始,就有嘲笑的声音提醒说:淘宝只是运营一个商业平台的企业,不管你对这个平台拥有多大的权力,你不是政府。

  中央电视台曾经就一些网络欺诈、炒信行为征询国家相关部门,答复的结果是由公司来处理,但是公司能够做的,无非就是关掉店铺。但是,再开一个店铺,在网络上,几乎是没有任何成本的。惩戒的效果由此大打折扣。

  淘宝负责人鲁达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苦笑:目前还没有一条法律,可以支持淘宝网等平台网站直接对炒作者进行打击。对于刷钻公司能进行的处罚,法律唯一能依靠的竟然是“超范围经营”。

  淘宝负责人称,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淘宝虽然处罚了虚假信用的网店,但就像只打击了伪钞使用者,而放过了伪钞制造者,炒信黑色经济仍然难以根除。

  当然,此次淘宝的行动,有一个先天优势,它得到杭州市工商局等部门的支持。

  但它同样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网络的跨地域与当前工商行政的辖区划分,客观上形成冲突。官司一起,往往管辖权的确定都是问题。

  淘宝所遭遇的这些尴尬,是整个电子商务市场都正在面对的问题。

  但是,诚信却在考验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数据显示: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每3个网民中就有2个人网上购物。依据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的数据分析,2006年,英国的网络购物者就已经占其网民的52%。而中国,CNNIC今年7月份所公布的这一数字为26%。

  而淘宝负责人认为,电子商务相对传统商业,不同的仅仅是一些操作细节。所需要的法律支持,也并非只有依靠《电子商务法》的立法期待。

  以炒作信用为例,在线下这种行为被称为“托儿”,因其成本高,见效低,几乎除了诈骗以外,很少有企业用于竞争行为,因此,法律上也就缺少对其严格处理。

  但是托儿放在网购中,由于网购信用的本质是“口碑营销”,交易记录长久保存,“托儿”反而成为“成本低、效益高”的方式。所以该负责人认为,执法机关与立法机关,应建立“提高炒信者犯罪成本”的制度设计,以助网上交易的诚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无信不立 习近平为何重视诚信


央视网 2018-08-14 16:50:37

社会信用体系破壳 广东方案已完成征求意见


南方都市报] 2014-05-06 12:44:43

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人民法院报 2014-03-10 12:49:0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