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利益涉己时 我们咋都“很诚信”?

来源:北方网 2009-07-14 16:46:26

上海倒楼事件的原因,已经公布了。对于这幢倒楼的当事者来说,尤其是向银行借贷购房的业主,仍然要按月为一堆建筑垃圾还贷。在日前由上海闵行区政府牵头召开的沟通会上,业主提出希望能够暂缓房贷还款,但相关部门认为,政府无权对银行发布强行执行的命令

  上海倒楼事件的原因,已经公布了。对于这幢倒楼的当事者来说,尤其是向银行借贷购房的业主,仍然要按月为一堆建筑垃圾还贷。在日前由上海闵行区政府牵头召开的沟通会上,业主提出希望能够暂缓房贷还款,但相关部门认为,政府无权对银行发布强行执行的命令。上海几家提供贷款的银行表示:“虽然客户也是受害者,不过这不影响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抵押物不存在了,但是仍可以追索借款者的其他财产。”

  从法律上看,银行方或许是正确的。但是这种只认钱不认人的态度,让当事者从心理上很难接受。当然,一笔勾销贷款,也是不合适的,但起码我们的银行能够更人性化一点,让客户觉得银行是把他们当做“人”来看待,而不是当做“还款机”。

  紧接着又看到一条新闻。中国上月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后,有舆论质疑国内油价“虚高”,并指责中国油价已高于美国。对此,中石化一位权威人士向媒体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中美两国成品油价对比数据,力证国内油价目前仍低于美国。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反而激起了网民更大范围的声讨,基本没人“理解”中石化的“苦衷”。

  笔者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即当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时,我们的一些企业都表现得“很诚信”,有的公布相关“权威数字”,有的强调要“按法律办事”。然而,当他们动辄不顾公众舆论自行提价或增加一些新收费项目与标准时,当他们的一些服务水准仍离公众要求很有差距时,怎么就见不着“诚信”的影子?

  诚信是双方面的。人要讲究做人的诚信,企业也要讲究“做企业”的诚信。但是,当我们的一些企业动不动就高喊“要和国际接轨”时,他们的眼光多是只盯在“价格的接轨”,而非“服务的接轨”上;他们的强调按法律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也多是着眼于自己的收益上,而非顾客的收益上。当需要“人性化”时,“银行是弱势群体”一类的论调就露面了;当不需要“人性化”时,我们就听到了“不影响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一类的话。

  中国的企业,最需要的是尽快提高自己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不是在国内和自己的顾客、用户们频频地“勾心斗角”。企业只有以更先进的企业文化、更人性化的服务、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更创新的精神,才会在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一些企业只是依靠政策垄断的扶持力量,再怎么“发展壮大”,也是温室里的大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青岛全面启动城镇扶贫 将建贫困人口诚信平台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17-01-04 08:40:22

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须过“五色榜”


法制日报 2016-07-20 11:16:4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