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连遭遇发债遇冷的尴尬后,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承销商们终于吃到了政策定心丸。记者昨日从国开行获悉,该行“两年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风险为零”已经得到了银监会的书面确认。也就是
在接连遭遇发债遇冷的尴尬后,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承销商们终于吃到了政策定心丸。记者昨日从国开行获悉,该行“两年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风险为零”已经得到了银监会的书面确认。也就是说,国开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型的过渡期内发债仍可享受“国家信用”。
“在2010年末之前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风险权重确定为0,直至债券到期。”在记者从国开行获得的《中国银监会关于国家开发银行债信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复[2009]120号)中如是表述道。 自2008年12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来,国开行已发行了3期金融债券,分别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和7年期浮动利率债券。但由于市场对国开行改制后所发金融债的定价仍存较大分歧,导致其债券发行遭遇较大阻碍。
事实上,今年3月25日、4月7日,招标的10年期、7年期国开行单个品种也纷纷遇冷。尤其是最近一期7年期国开债的招标利率高达3.5%,冷淡的认购甚至导致该期债券一度差点流标,最终虽然勉强招够但认购倍数仅为1.18倍,创出今年新债认购新低。
由于2009年国开行拟发行610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如果这一遇冷状况得不到改变,国开行的转型将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因为早在去年,监管部门就已经正式叫停了国开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另一项特殊权利——软贷款业务。
此前,国开行可以通过政府或国有公司的融资平台进行贷款,其贷款允许用于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的资本金或股本投入。这一度是政策性银行的“特权”。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银监会此时为国开行发债打保票了。中信建投发展研究部银行业研究员佘闵华认为,银监会这一书面表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对国开行金融债的认购热情,有利于降低其转型期成本,帮助其更顺利转型。
“但作为逐渐向商业银行转型的政策性银行,有限的营业网点已经成为限制国开行开展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的桎梏,亟待扩展改善。”在佘闵华看来,这种模式很可能只是“一行一策”,不太可能成为其余两家政策性银行改制的模板。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