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底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甫一出台,难得国内外无论从政界还是学界一致给予高度评价,似乎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必将成为此轮经济危机中最先复苏的经济体,而且从一月份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国内经济逐步趋稳的态势似乎初露端倪。不过,最给面子和令
自2008年底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甫一出台,难得国内外无论从政界还是学界一致给予高度评价,似乎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必将成为此轮经济危机中最先复苏的经济体,而且从一月份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国内经济逐步趋稳的态势似乎初露端倪。不过,最给面子和令人振奋的就是A股一扫国际资本市场低迷走势的阴影,一举上攻至2400点,这让很多刚刚才发布看淡2009年市场预测的各大机构颜面扫地。
股票涨了当然皆大欢喜,但个中缘由却很难说清。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知更鸟”,是先行指标,但针对此轮反弹更多理性的声音却站出来说话了,尽管论事的观点和角度不同,悲观其成的人却不在少数。股指的过激反应不仅凸显了当前市场对暴跌后的反弹渴求,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实体经济的迷茫和浮躁弥漫在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仍然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前提下,除了“敢死队”勇于在低位扬手接飞刀外,就只能以市场流动性充足解释此轮反弹了。那么这股春潮涌动的流动性来此何方?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增幅比上年末高0.97个百分点,这是自2003年12月以来的新高。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6.68%,增幅却比上年末低2.3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值得一提的是,由于1月份的新增贷款达到了惊人的1.6万亿,同比多增8141亿元,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接近今年预期新增贷款5.4万亿的30%。如此巨额的投放量完全可以理所当然地让人猜测到当前股市上演“不差钱”的好戏。
股市在新年前后的回暖,对于管理层可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对应于实体经济可能隐含着两个问题。其一,新增贷款都流向了哪些行业和企业。一方面由于银行的“好大恶小”,资金流向实际并不太缺钱的大型国企,而中小私企却仍在久旱待乳中苦苦挣扎。其二,由于对未来缺乏信心,获得资金的企业并没有将之用于实际投资:要么成为银行的新增存款,要么在股市中放手一搏。我们注意到,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的情况下,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仅为6.68%,增幅比上年末还低2.38个百分点,增幅如此之低的M1数据说明了什么?市场中存量货币增长在骤降,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79%,几乎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幅21%大体相当,是不是资金只是从银行的左口袋转到了右口袋?因此,如果企业家对未来信心严重不足,4万亿刺激计划可能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而已。
《桃花扇》里唱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当前A股的起朱楼,宴宾客,全国股民有目共睹,至于种种沉疴未愈、新伤不断的中国资本市场还能承受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