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抱团增信”:国开行为小企业融资解难题

来源:金融时报  2009-02-09 09:41:50

如果没有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做抵押,从银行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浙江桐乡的丝绸公司经理姚金虎就曾为此犯过愁:手里握有大量订单,却苦于流动资金不足难以启动生产;抵押品不足,又难以从银行贷款。为此,姚金虎曾经几夜辗转难眠。   中小企业融资

 如果没有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做抵押,从银行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浙江桐乡的丝绸公司经理姚金虎就曾为此犯过愁:手里握有大量订单,却苦于流动资金不足难以启动生产;抵押品不足,又难以从银行贷款。为此,姚金虎曾经几夜辗转难眠。

  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就难在这些企业的贷款抵押物不充分。此类企业规模小、资产少,缺乏土地、房产等容易变现的抵押物。因此在银行看来,它们是风险更高的弱质客户。

  特别是去年以来,受国际国内不利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持续增大,商业银行放贷更加谨慎,大项目、大企业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加剧,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中小企业陷融资窘境

  “目前银行更偏向于收取房屋、地产为抵押物,一般很少考虑机器设备等抵押物,且单笔融资数额较大,基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桐乡市诚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玉英告诉记者,银行更加青睐于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中型以上企业。

  那么,像姚金虎这样融资需求仅有二三百万元,且只有机器设备为抵押的中小企业该到哪里去融资?通过担保机构介入或许可以拿到贷款。

  但是,由于业内存在着较严重的小、散、乱等问题,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始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担保机构介入的贷款在各家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占比极低。

  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担保机构普遍资信不足、实力孱弱、管理混乱、规模较小,因此无法成为银行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是否能够构建出一套新型的担保体系,克服担保机构现存的不足,让银行放心地将贷款借给无足额资产抵押的中小企业?

  “抱团增信”担保更易

  在浙江,一套旨在提升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帮助无足额资产抵押而难以获得贷款的小企业的创新型融资模式已经初步建立。它就是由国家开发银行浙江分行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共同探索开发的“抱团增信”担保融资模式。

  所谓“抱团增信”,就是将多个担保机构的信用整合“抱团”成一个共同的担保体系,从而提升信用能力。其具体运作模式是由开行浙江分行、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心)、选定的担保机构、借贷企业共同组成一个贷款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其中,国开行浙江分行是贷款资金的提供者,但贷款并不直接发放给企业,而是经过中心统借统还。中心由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出资成立。

  一个“团”一般由10家左右担保机构组成,每家担保机构各出资100万元组成共同风险准备金,对可能发生的不良贷款承担“再担保”责任。同时,各担保机构派代表组成风险评估委员会,评估该组“抱团”成员经过平台融资的所有项目是否可行,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据了解,“抱团增信”仅是国开行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一种模式。近年来,国开行通过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建立了一套以市县合作为基础、以合作机构和平台建设为手段,以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为保障的基层金融业务模式。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国开行从创新贷款业务模式、推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及开展微贷款试点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业务发展、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专家评论,这套模式跳出了“银行孤军奋战”的老路,将各方面力量整合,形成了多方共同参与、合作共赢的融资机制。

  融资不多产出不少

  受惠于这一模式,姚金虎已经拿到公司成立后获得的第一笔贷款200万元。通过一年多的运作,他的公司目前已实现产值1500万元,利润近百万元。

  姚金虎的丝绸公司仅是受益企业之一。目前,浙江全境已有332家小企业受惠于开行等创造的“抱团增信”担保融资模式。

  “担保机构的原则就是‘培养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毕业一批’。之所以有‘毕业’,是因为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后,可以从银行直接融资。而只有那些没有充分抵、质押物的偏小型企业,才是担保机构的扶植对象。”李玉英告诉记者。

  担保机构充分发展,可以有效支持小企业生存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浙江衢州柯城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经理章小伟表示,经由担保机构介入的贷款,虽然单笔金额很小———基本都在200万元左右,但点多面广、惠及范围大,支持的是真正的草根经济。“创新小企业融资模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融资额度不大,可产出效应不小。”李玉英说。

  据统计,“抱团增信”担保融资模式自2007年4月开始运作以来,截至2008年12月已经累计发放贷款5.61亿元,累计完成358个中小企业融资项目,至少新增就业5300余人,新增销售收入18亿元,新增利税总额1.6亿元,有力地推助了当地经济发展。

  浙江“抱团增信”是国开行近年来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缩影。截至2008年底,国开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910亿元,贷款余额556亿元,不良率持续保持在1%以下。2008年新增发放创造就业岗位112万个。

  信用建设优胜劣汰

  同原有担保机构因资信不足的短板导致小企业融资链条难以顺畅运行相比,“抱团增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将担保机构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创造条件使银行可以介入到小企业融资中。

  “国开行多年来的业务拓展始终秉持一项原则———信用是可以建设的。‘抱团增信’模式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担保机构解决了资信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它们的信用能力。”开行浙江分行客户三处处长沈丹告诉记者。

  参加“抱团”的担保机构,对其出资的100万元风险准备金进行有限联保。沈丹解释说,这就等于通过风险准备金的方式将担保机构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担保机构间产生互相监督、共同增信的良好效果,将道德风险降到最低。

  章小伟也告诉记者,风险评估委员绝不是“花架子”。他的公司之前有的推荐项目就因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被“毙掉”。

  此外,在“抱团”内部,担保机构还定期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提升了整体担保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抱团增信”确实有效提升了担保机构的形象。能够“入团”的担保机构都经过仔细挑选,在良莠不齐的担保行业内,优质机构的形象和影响被放大,它们的信用等级随之获得提升。其他商业银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可以节省挑选成本。

  “有些担保公司通过‘抱团增信’,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和形象,在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中,甚至获得‘见保即贷’的礼遇。”李玉英告诉记者。

  防控风险前景可期

  “抱团增信”模式运行一年多,累计发放贷款无一逾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该模式设计的风险管理措施非常有效。沈丹告诉记者,最初国开行进行前期调研时也对此感到惊讶。“看似人员少、技术条件落后的担保行业实际发生代偿率非常低,仅0.2%,较商业银行不良率还低。”

  问题不少的担保业如何能有效控制风险?沈丹分析,一是由于担保机构多直接设在县、乡一级,在当地有充分的人缘、地缘、亲缘关系。由于熟悉当地情况,发现和处理问题甚至比商业银行还快。二是反担保措施设置到位、灵活实用。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抱团增信”融资模式的长效机制。

  “2008年,浙江310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达110亿元,担保总额360亿元,放大率3.27倍。以放大率最大容忍度7至8倍来衡量,‘抱团增信’融资模式潜力巨大。”沈丹表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互联网金融征信信息有望共享


经济日报 2017-12-04 10:14:06

进口食品将实行“黑名单”预警


网络 2014-04-16 02:14:59

携程用户信用卡 机密信息遭泄露


网络 2014-03-24 20:14:0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