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基金:买地产股是赌国家信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12-20 10:04:52

让基金经理的看法“从空”真正“翻多”需要多久? 对于房地产板块,这个时间至少是一年。 根据近日发布的莫尼塔12月份的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房地产板块首次成为基金经理月度最看好

让基金经理的看法“从空”真正“翻多”需要多久?

对于房地产板块,这个时间至少是一年。

根据近日发布的莫尼塔12月份的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房地产板块首次成为基金经理月度最看好的行业之一,取代了11月份时铁路板块,与医药、金融、基建等板块并列。

而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机构资金在近期同样也是大量涌向地产股,而部分国内QDII基金经理也是早早布局。

地产股将跑赢大盘?

“和4万亿一样,买地产股我们赌的就是国家信用,在我们看来,要拉动经济,前提之一就是至少要稳住房地产,而此次中央的表态,已经是明确将房地产也纳入到信用里面。”一位在四季度重仓房地产行业的某基金经理对记者直言。

12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力度,放宽改善性住房的贷款优惠条件,减免房地产交易的营业税,给予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信贷支持,取消城市房地产税等。

但在此利好出台后,房地产板块却并没有因此而大幅飙升。在18日,房地产指数仅是微升1.48%。

“一来是因为政策利好并没有超出市场此前预期,更重要的市场担心前期大量进入的机构会乘利好出货。”某券商人士对18日房地产的走势分析时表示。

对此说法,上述基金经理却是不以为然。

“如今整个板块的估值确实已经是反映、甚至提前包含了对下一次降息的预期。但问题是,当前市场上有确定性预期的蓝筹股票在哪里?也就是包含在具备国家信用的几个板块中。如果说现在因房地产股价格反映了预期、估值已经上去了,那么我们比较其它几个具备国家信用板块的估值,当前房地产现在不到20倍、医药板块却在30倍以上,基建板块的估值也在25倍以上,这么比较房地产明显还是有相对估值优势的。”上述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因此他判断,在之后的时间中,房地产股票的走势将会稍强于大盘。而在市场还没有出现新的可配置品种的时候,基金不可能大量出货。“因为每一次出货都肯定会有人来接。”

   事实上,18日的即时数据显示,资金的操作仍是延续了市场11月以来操作的惯性。该板块当日有约5.7亿资金净流入,净流入较大的个股有:万 科A、广汇股份(600256)、泰达股份(000652)、金地集团(600383)、*ST昌鱼、中国国贸(600007)。

   而在此前的11月5日至12月16日间,根据Topview数据显示,基金在房地产板块净买入17.87亿元。从地产板块的个股看,保利地产在11月5日至12月16日期间,基金净买入6.93亿元,统计期内净流入1.7228亿元。金地集团在上述期间内基金净买入5.24亿元,期间净流入5.3109亿元。

香港地产股预先启动

   而在内地房地产上市公司更加密集的香港H股市场,相关公司的股票近期也受到了机构资金的追捧,部分公司的股价甚至反弹超过60%。

   截至12月18日,碧桂园的股价从10月的1.28港元一路上涨到2.06港元,涨幅高达60.94%。伴随的股价的上涨,其间成交量也在不断放大,其中,12月5日、8日、18日三天的成交额都超过了3亿元,12月8日更是高达3.90亿元。华润置地几乎与碧桂园同时起步,其股价从10月末的6.35元涨到10.28元,涨幅达61.89%。

   而记者更是从部分QDII基金处了解,一些QDII基金在10月和11月间就已经加仓H股的地产类上市公司。

   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利好政策的出台对香港市场的中资地产股影响重大。

   李大霄认为,从目前的估值水平上看,中资地产股相比A股地产股和香港本地地产股来说,是最具投资优势的。香港的内地房地产股此前调整比较到位,所以这次反弹也是先锋,通过QDII进行间接投资的机遇大于风险。

   而东海证券提供的数据则显示,A股和港股房地产板块自2008年初以来总体跌幅较大,截至2008年12月5日,A股跌幅62%,A股地产龙头跌幅56%,香港上市内地股跌幅64%。

   在板块估值水平更是都处于国际市场的中低端。国内房地产A股:2008、09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4.9倍和10.9倍,对2009年净资产值折让约35%。香港上市内地股:2008、2009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9.0和7.9倍,对09年净资产值折价41%,估值水平远低于国内地产A股。

   与此同时,伴随降息与政策明朗化预期,国际大行近日也纷纷唱高H股房地产类公司。

   香港大福证券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预计2008年底及2009年房地产销售价格将加速下调,成交量最早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企稳并开始回升;中资地产股集中度及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目前行业股价普遍低估,已经反映价格下跌预期,部分亦有风险溢价,相信市场企稳后中资地产股股价将快速回归价值;长期增长动力并未泯灭,在经济上行周期,行业有望再现繁荣。

   鸿福证券也称,预期新一轮的降息能够促进房地产交易、稳定房价,预计中资地产股短线还有10%至20%的上涨空间。

   星展银行也建议逢低买进中资地产股;指中国政府对地产行业的支持立场已经使其改变了对该类股的看法,从略微看淡转为中性;早些时候的信贷危机引发的对这些公司财务状况的担忧,在当局大举降息并对房屋贷款新的支持性举措后,这种担忧得到缓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抗跌有理但未必无忧


中国证券报 2017-11-10 14:12: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