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是老生常谈,当信用数据与评级话语权也成为奇货可居的商品时,在不完善的市场中很可能会出现异变。 为解决银行个人征信系统资源不足难题,吉林将六家电信企业的用户缴费与个人征信系统对接,如果用户无故欠费2个月,信用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是老生常谈,当信用数据与评级话语权也成为奇货可居的商品时,在不完善的市场中很可能会出现异变。
为解决银行个人征信系统资源不足难题,吉林将六家电信企业的用户缴费与个人征信系统对接,如果用户无故欠费2个月,信用污点将会影响到贷款。据称,央行与信息产业部业已达成协议,同意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征信系统。
如此“强强联手”,引发劣评如潮。人们担心此举继续催长垄断企业制订霸王条款,在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引起原发性的信用不公平。这样的担心并非无据。
电信企业数据可靠性存疑。电信企业的内部信息是为企业服务的,当电信企业与消费者发生费用纠纷时,不管欠缴原因为何,是否在复议的过程中,复议结果如何,拒缴欠缴企业与个人在电信企业眼中都留下了信用污点。但这一污点是否真实,有待于客观的第三部门的独立评价,单方仲裁显失公允。此次银电联手虽然在欠费前加上“无故”二字,但谁来判断“无故”、“有故”,在多少个工作日内裁决,一切未知,显系推脱之辞。
此中的弊端就在于缺乏一个独立的、反应快捷的信用仲裁者,使得双方的博弈不在一个公开公平的平台上,所谓我说你失信你就失信,哪由得你分辩?这样的单方判断已经在电信行业引发不少的纠纷,现在推而广之到银行的征信系统,影响到贷款融资,信用评估中的失衡之处会被人为放大。
电信行业的数据供企业内部参考,我国银行业基本为国有,其信用体系有公共资源的特性——由于中国现阶段的信用结构特点,个人信用几乎100%、企业信用的80%与商业银行业务相关——电信行业的数据可以作银行征信系统的参考,却不能作为主要依据。商家的信用等级不一定在消费者之上,垄断企业的信用记录如何,无需多说。
央行一直在建设企业与个人的征信系统,据说成效颇著。央行主导建设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企业的信贷信用数据库,涵盖了97.5%的个人信贷和几乎100%的企业信贷。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征信系统数据分散,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保障、人事、建设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移动通信、保险等商业机构各自保有部分个人信息,互相屏蔽,没有形成完整的征信管理体系。
整合各种信用资源是建立公共征信系统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先后序列不容倒置,银行信用、社会信誉与商业信用先后有序,先在银行机构内部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而后通过与工商、税务联网建立社会信誉记录,最后加入商业信用记录,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可怕的是,电信与银行不仅是强强联手,还是垄断行业与垄断行业的联手。由银行来充当电信企业的保护伞,令人后怕。目前双方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民众指斥丧失诚信,漠视消费者利益。以电信业而言,其装机费、捆绑销售、优惠套餐、与SP运营商始乱终弃的复杂关系,种种疑难杂症尚未根治。在自身信用受到极大挑战之际,首先要做的就是取信于消费者,不料借银行之手反戈一击,令消费者旧痛未去,又添新创。
没有人否认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征信体系的完善。但问题在于,以行政之手制订出不公平的信用数据难以服众,还会最终影响市场效率。如果征信系统的数据出现纰漏,各相关市场主体完全有可能自行其是,对数据心存狐疑的结果通常是对数据弃如敝屣。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枚硬币的反面就是,信用经济首先要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一个完整的公开的信用体系,体制内的税务、公共服务等数据固然重要,体制外独立的中介评级机构尤为关键,建立征信系统的前提是数据与征信机构的诚信度被市场广泛认可。
我国转轨经济的特色之一就是人为培植的大企业失信成本低,博弈能力强,这些巨无霸企业的诚信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质量。监管监管者、监管权贵企业才是建立我国信用经济的关键。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越是大企业、越是主事者,在信用市场的价值也就越高,当他们被信用评级公司与舆论的X射线照透的时候,信用经济也就基本建立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