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毕业生缺乏信用屡屡毁约 部分单位重复招人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8-07-21 09:31:39

2007届毕业生找工作已经“大头朝下”,按理多数用人单位的招聘也该告一段落,但在大大小小的招聘现场,仍有一些单位在重复招人。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不少单位是“熟面孔”—&

      2007届毕业生找工作已经“大头朝下”,按理多数用人单位的招聘也该告一段落,但在大大小小的招聘现场,仍有一些单位在重复招人。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不少单位是“熟面孔”———在才市上不止一次设过摊摆过点。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反复进入市场招人的单位,有三成的职位是因毕业生私自毁约导致的重复招人。

  招聘会频现“熟面孔”

  市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底到现在,他们举办了大大小小数百场招聘会。前不久,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来登记招聘展位的单位不少是“熟面孔”。一问原因,单位都很焦急,有的说“去年底招的应届生没来报到,现在单位等着用人,只得重招”,有的干脆称“下次招人坚决不要应届生,他们中的少数人太不讲信用了!”

  据这位工作人员粗略估计,有30%的职位是因毕业生私自毁约,导致用人单位重复招人。

  记者从去年底和最近的招聘会中,挑选出规模相当的4场,进行比对后发现,有53家单位相同。

  说到毁约,我市某大企业人力资源部聂先生深深地叹了口气。他说,去年底,他们特地赶到西安等地高校,招聘了60名应届生。按签订的就业协议约定,今年年初,这些毕业生应该到公司实习,可快到报到日期时,单位陆续接到毕业生的毁约电话。

  聂先生说,那次招聘会上,他看中一个电子专业的研究生,从笔试、面试,到二轮面试,该生表现都很优秀。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该生表示很愿意来南京工作,公司把此人当作重点培养人才留了下来。可到南京实习不到一周,该生突然提出已被某研究所录取,于是毁约走人。到目前为止,去年招聘的应届生中,已有17人毁约。

  毁约并非个别现象

  某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陆女士说,去年底,他们在招聘会上招聘了56名应届毕业生,到目前为止,有13人未按时报到。这种临时毁约现象并非今年一年,2006年,他们招聘了43名毕业生,有11人毁约;2005年,他们招聘了42名毕业生,毁约的有13人。

  某酒店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严先生说,他们在去年底的大型招聘会上,招聘了100名应届生,可到目前为止,只有70人到岗实习,有30%的人因跳槽、考研、考上公务员而毁约。

  重复招人增加企业负担

  “毕业生毁约对企业是一种损失,从校园宣讲会、招聘会,到笔试、面试,最后的比较、审核、敲定,为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企业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一旦毁约,将意味着企业在这之前所做的都是一场空。”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郑先生称。

  某单位一位经理说,除了人力物力的损失,企业最担心的是造成一种毁约恶性循环。因为当大学生提出毁约时,企业所有招聘活动都已结束。原来候选名单上的学生,多半已经和其他单位签约。如果再从这部分人当中挑选人员,就可能造成新的毁约,形成恶性循环。

  毁约频繁有损应届生诚信度

  对此,市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应届生毁约的原因很多,包括薪水、专业、出国、家庭等等。尽管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毁约是迫不得已,但频繁毁约大大降低了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心中的诚信度,以致不少单位招聘时拒收应届生,从而导致应届毕业生求职难度进一步加大。

       这位负责人说,应届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准确定位、慎重选择。过分在意薪水、福利待遇等而草率签约、毁约,都属于不负责任的行为。毕业生应着眼职业发展前景,踏踏实实从基础岗位做起,才能从中学到真正有益的工作经验,求得大发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网游用户须实名注册


互联网 2017-05-01 13:04:00

银行卡相关的骗局2


网络 2015-04-24 07:36:06

个人信用贷款可网银自助搞定


网络 2014-10-21 21:21:57

查询个人征信报告下月起收费


网络 2014-05-28 22:24: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