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第七批564家企业的711条良好信息和282家企业的不良警示信息日前正式向社会公示。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利于加快我市企业信用建设的步伐,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广大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为奥
本报讯 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第七批564家企业的711条良好信息和282家企业的不良警示信息日前正式向社会公示。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利于加快我市企业信用建设的步伐,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广大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为奥帆赛的举办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据了解,此前市工商局曾于2004-2006年先后六次向社会公示了6233家企业的9666条良好信息和1921家企业的不良信息。第七批于2008年7月18日开始向社会公示,此次公示的企业良好信息和不良警示信息,可通过登录“青岛红盾信息网”(www.qdaic.gov.cn )具体查询。
此次向社会公示的企业良好信息,包括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新认定的13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通过复审的29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7年山东省工商局新认定的89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通过复审的383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青岛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因历次认定和年审情况已经在相关媒体进行过公示,故此次不再集中公示;此外,还有2007年度全市工商系统各分(市)局合同科(处)向社会征集录入的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的197条市级以上良好信用信息。
此次公示的企业不良信息,主要是2007年度全市工商系统查办的部分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的一般案件,共282件。在案件数量、案值情况和案件的代表性等方面较前六批公示都有很大提高。其中万元(含1万元)以上的案件共224件,占总数的 79.5%,案值最高的为19.6万元;案件类型主要是: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农资、成品油等案件26起,占9%;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等商标侵权案件32起,占11%;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等案件54起,占19%;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抽逃出资等案件48起,占16%;违反年检和登记法规等案件122起,占45%,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据了解,2007年青岛市新认定和通过复审的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数量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二位,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数量居于全省首位。
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青岛市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在广泛征集、公示企业各类信用信息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信用管理评价体系,一方面积极推介诚信企业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加大违法企业公开曝光力度,对一些重大案件还将公布违法事实,扩大社会影响,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加快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网,积极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努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适合各类企业发展的信用环境。年内,市工商局将再组织1-2次企业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公示活动,进一步净化和改善青岛市市场经济秩序,大力推动“诚信青岛”建设。 (本报记者 刘红星)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