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来源:网络转载
2008-07-05 10:30:05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大部分是乡镇企业,这些企业在90年代初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亚洲金融危急以后受到了严重打击;最近几年中小企业又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其中重要的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大部分是乡镇企业,这些企业在90年代初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亚洲金融危急以后受到了严重打击;最近几年中小企业又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问题,其实质是信用问题。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商业交易过程中的信用保障问题,另外一个是在银行融资过程当中的信用保障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困境和影响
中小企业抵押和担保贷款是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在中小企业的贷款中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占的比重很大,信用贷款比重很小。中小企业由于基础差,在贷款时银行要求抵押和担保作为贷款的要求比较多,因此获得贷款比较困难。银行在抵押担保的时候条件也比较高,土地房地产的抵押率接近70%,设备只有50%,动产仅仅有20%到30%,专用设备只有10%左右,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同时,我们的担保制度还不完善,获得担保比较难,根据调查,有64.2%的中小企业没有获得信贷担保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的另外一个渠道是民间借贷。在浙江,很多中小企业取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就是来自于其他的企业或者是职工,特别是本企业的职工,当地的居民都愿意把钱借给企业用于发展;而规模大的企业从民间获得的贷款越来越低,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从银行获得贷款比较容易。也就是说,企业效益越好、规模越大,银行就越愿意贷款,而企业小的时候、不成规模的时候,银行则远离你。
正是这些方面的原因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企业的金融活动。由于缺乏资金,中小企业放弃金融活动的情况比较多,特别是生产规模的扩大,61.83%的企业由于资金的短缺不能扩大规模。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先天不足等原因,导致银行对企业平均的信贷额度也比较小。这种情况又因地区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2003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的统计和调查表明,西南地区是81万,华东是85万,华北是104万。这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地区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不愿意放贷。
中小企业信用保障成为困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信用保障成为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整个社会来讲,我们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完善,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如果彼此之间的诚信关系不确定、不稳定,互不信任,这就给交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仅商业交易有困难,融资交易也困难。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自身确实有很多产品的可信度比较低。
不讲究质量就追求效益,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它使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鸿沟加大——银行不了解企业,企业也不了解银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对银行不了解,他们总认为银行门槛比较高,手续麻烦,与银行没有关系,所以得不到贷款;但是银行也在改变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如果你的企业经济状况比较好,是一个讲信用的企业,你是一个讲信用的老板,银行是很愿意贷款给你的。银行需要有信用的企业,银行需要企业讲信用,银行需要好的企业。因为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像北京的金融市场,有上千家银行营业机构,市场的资金总量有几万亿,而企业的贷款需求总量不过1万多亿,很多银行需要把吸收的存款放出去,有信用的企业都是银行所追求的对象。因此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建立自己的信用。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比较少是中小企业信用保障成为困难的原因之一,担保机构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寻保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企业只能自己寻找担保的途径,依靠自己来发展。同时,信用评级也给企业信贷带了障碍。现在的信用评级是AAA制,评级机构给企业评级后,如果企业获得了AAA级,他就把牌子挂起来,AA级企业、A级企业可能就不挂,但并不是说A级企业就不好,AA级企业一定要追求三个,这种信用观念要改变。
国内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也是中小企业信用保障成为困难的原因。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以后,贷款权限被收回,特别是国有十大银行根本没有贷款的权利,或者是贷款的权利很少,这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更加困难,在不发达地区这个问题特别的突出,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稍微好一点。亚洲金融危急以后十大银行在一些地区的分支机构撤了,只剩下了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大城市和沿海发展地区银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在农村,金融机构资源比较短缺,这也为这些地区中小企业造成融资困难。即使有这种金融机构,他们也愿意为好的企业、为讲信用的企业、为发展历史长的企业提供贷款;银行作为企业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回报的机会,尽可能减少贷款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基础越好,发展历史越长,有抵押,有担保,银行越愿意提供贷款;而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抵押品质量不高,没有担保,或者是在发展中信用形象没有发展起来,这是中小企业面临普遍的问题。
化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困境,解决融资难题
融资有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就是不通过银行而实现的融资,间接融资就是通过银行的融资。不通过银行融资的形式有发行债券和股票,或者实现股权融资。但国内每年上市企业融资的数量很少,我们的市场还不完善,要成功实现股市融资还有一定困难,这个市场对中小企业虽然是开放的,但是门槛仍然很高,所以有的企业要依靠企业之间的借款,依靠票据的贴现,企业间的借款是有利息的,这是民间借款的一种形式。它需要建立一种保护机制,彼此之间要有合同,要保护自己。对好的企业,可以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等等方式来实现融资,获得信用,银行对贴现的开展也是很积极。
利用信用担保基金是解决融资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信用担保基金始建于1992年,我国在1999年开始实行,这是一种互助性质,或者是地方性质的担保。资金来源多元化,有政府的基金,有会员企业的资金,民间的投资,政府财政的投资和其他的合作基金,资金来源多样化是一种趋势。担保机构性质和组织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有国有的,有私有的;从性质看,有非盈利的,有政治性的,还有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机构。担保的品种也实行了多元化,不仅仅对贷款提供担保,也对投资担保,商业交易担保。目前国内很多部门每年都有担保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等等都是以专项支持的方式实现的,另外还有专门的风险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这就需要中小企业要了解政策,大的企业和有规模的企业更需要这一点。
希望我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希望中小企业不断提高信用度,改善信用状况,这样才能取得融资担保。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用社会,不管什么时候企业要以诚信至上。
——《信用中国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