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可以消费自己的信用了
来源:网络转载
2008-05-27 09:18:34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努力,昆明个人信用管理系统已初步建成,并有望在今年底开始运行。届时,昆明将成为全国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城市,昆明人也可以轻松消费自己的信用了。这是27日记者从昆明市银行电子结算中心获悉的。 从我国第一份个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努力,昆明个人信用管理系统已初步建成,并有望在今年底开始运行。届时,昆明将成为全国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城市,昆明人也可以轻松消费自己的信用了。这是27日记者从昆明市银行电子结算中心获悉的。 从我国第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在上海产生至今,上海市已有数万名市民以个人信用的良好记录从银行获得了贷款,个人信用已成为上海公民人身最大的无形资产。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个人信用制度,在这些国家里,个人信用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个人信用记录的有无和优劣,是个人能否得到认可的先决条件。公民在申请工作、领取工资、租房、纳税时都会被要求出示或登记个人信用报告,以备资信调查。因此,绝大多数公民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个人信用,尽量避免出现不良记录或信用污点,给自己今后的经济活动带来不便。
其实,昆明人的生活中也时时与“信用”相伴,你的住房、存款、债券、股票、汽车等等,都是你信用的具体体现,甚至你的健康、学识、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获利、创收能力也都是你信用的组成部分。因此信用是资源,个人信用是其拥有并控制的个人资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然而,中国人崇尚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传统观念一直把信用建立在道德的范畴之内,如依靠友情、亲情或爱情来维系信用,这样难免产生坑熟人、骗朋友的不良信用环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信用得以建立,并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成为公民的一笔无形资产。
据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昆明市银行电子结算中心开拓部陆琨经理透露,即将开通的个人信用管理系统通过现有的银行卡管理信息和个人信贷信息出具初步个人信用报告,首先实现金融业内部的信息共享,随后与商场、宾馆、保险、公安等社会部门联网。每一位20岁到50岁之间有固定收入的持卡者和发生过个人信贷的公民都在档案之内,另外,个人申请加入者也可纳入。 陆琨介绍,此项工程由人民银行作为第三方,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信息按统一格式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提供服务,作为金融机构决定是否授信额度的依据。
个人信用的信誉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珍惜信用,无不良还款记录就等于为个人增加授信额度。 系统运行后,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将用于以下方面:金融机构发放个人消费信贷、商场向顾客发放购物卡、租赁类公司考察个人用户、公用事业公司是否开通服务、帮助雇主了解工作应征者的品行等方面的参考。 虽然个人信用的确是撬动经济的最佳杠杆,但是它的实施会不会像个人消费信贷那样“雷声大、雨点小”呢?另外,有没有什么法规或制度来保障它的运行不陷入畸型?更关键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形成的“先存钱后花钱”的传统消费观念会不会对消费信用产生抵触呢?本报将对这些问题作深入报道,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山东广播电视台
2016-03-17 09:18:31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2016-02-16 15: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