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评级业只有建立在市场的选择上才能成熟
来源:广东信用网
2008-05-17 09:48:11
中国入世五年了,对发展尽20年的中国信用评级业来说,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国内大小信用评级机构深谙“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纷纷推出各种招数,以应对入关之挑战。但业内人士一眼看出,对中国评
中国入世五年了,对发展尽20年的中国信用评级业来说,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国内大小信用评级机构深谙“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纷纷推出各种招数,以应对入关之挑战。但业内人士一眼看出,对中国评级机构的威胁和挑战,外国“百年老店”无疑是最大威胁之一。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些评级机构“自毁长城”,本身以经营信用为业却又视信用为儿戏,这才是威胁中国评级事业发展之真正罪魁祸首。
初级阶段幼稚产业
全球信用评级业是从商业信誉评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837年,路易斯·塔班在美国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商人信誉评级机构。1847年约翰·布拉斯特建立了自己的评级机构并于1857年出版了第一本信用评级指南。1909年,美国人约翰·穆迪发表了债券评级的观点,使信用评级首次进入证券市场。而在世界其他地方,评级机构的成立都只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如日本、加拿大、印度、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都是如此。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端于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一项法令《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体改委为规范债券市场,提出了在各地设立评估机构的设想和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有太多的评级机构,仅人民银行系统内就有20多家。这些附属于银行的中介机构管理混乱,不久就遭到央行的清理整顿。
90年代中后期,一些以组建信誉评级委员会为基本模式的所谓“正规”信用评级机构出现。这些机构采用模仿西方的评级技术,有的甚至引入了西方著名评级机构的资金。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评级事业小有规模,大小评级机构100余家,基本竞争格局形成。但无论就中国评级机构的发展水平,还是就中国评级技术的发展层次来看,中国评级事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假帐横行谈何信用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来说,评级公司的评级方法说到底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观评级方法,一种是客观评级方法。但在哪一种方法中,被评级对象的财务数据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然而,通过造假帐来抬高公司的业绩,在资本市场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在资本市场屡屡发生的“造假”事件,严重威胁着信用评级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就不可能有成熟的信用评级事业。
评级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在那些评级大师们看来,评级之中奥妙无穷,绝非一般人能看得清楚。但随着大量信用管理技术,特别是许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一系列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得到了诸如巴塞尔委员会等机构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评级也逐渐被人们被认为是一种高度严密的技术性学科。
但在中国,评级这门科学艺术却往往受到污染。我们发现在江苏、上海、福建、辽宁等地,一些评级机构连基本的评级数据都没有,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懂行人都没有,更不要说所谓的专家了,但他们依然到处推销自己的“艺术”,搞得评级市场乌烟瘴气。北京地区一家评级公司为了苟延残喘,到处“借钱”,合同和续签的合同一再到期,该公司就是赖帐不还。虽然怎么说也算一家知名评级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竟然甩出一句“你把我杀了吧”,让那些债权人目瞪口呆。
“评级采购”贻害无穷
评级公司在中国遭遇的困境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中国的投资者目前依然是一个极其幼稚的社会群体,他们宁愿相信一些街谈巷议或者道听途说的消息,也不愿意相信评级机构的所谓“评级”。投资者本该成为信用信息的使用主体,但在目前,在投资者的眼中,诸如“A”、“B”、“C”等符号都不过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标志而已。
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的企业群体,往往采用实用主义态度,把信用评级当成装饰门面的东西,个别企业甚至利用恶劣的市场环境,从中渔利,大搞“评级采购”,严重腐蚀评级空气。
从评级发展历史来看,评级机构是依靠向社会销售评级出版物来维持生存,而免费向社会提供评级结果。但是,评级机构有限的资金收入与其面对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的评级要求和技术要求发生了冲突,于是评级机构不得不依赖被评级对象的资金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评级机构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收取的费用。“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在利益驱动下,评级机构评级活动的客观性自然受到影响。
市场培育生死攸关
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有两大模式,美国、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是“市场驱动型”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评级机构的生死存亡,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属于“政府驱动型”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评级机构的生命则系在政府机构的“腰带”上。目前,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服务对象,首先是政府机构,其次是企业,最后才是投资者。
可以预料,中国评级行业的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自由化必然发生改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的评级机构不可能永远躺在银行的怀抱里,必须完全走向市场,成为没有银行保证的独立实体。中国的评级机构如此,金融机构也是如此。中国的评级事业只有建立在市场的选择这个基础上,才能算真正成熟的阶段。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