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企业身份证”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系统的推出实现了企业基本信息实时在线查询,不仅为企业经营创造了便利,更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提供了依据。 新体系的建立丰富完善了个人与企业信用数据库,为落实企业账户实名制、打
被誉为“企业身份证”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系统的推出实现了企业基本信息实时在线查询,不仅为企业经营创造了便利,更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提供了依据。
新体系的建立丰富完善了个人与企业信用数据库,为落实企业账户实名制、打击诈骗、洗钱等金融犯罪活动,扩大信贷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信息代码的推出并非万事大吉,只有积极推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观念创新才能促成社会良好信用体系生根发芽。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的利器
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是国务院提出建立的一项重要社会管理制度。它对每个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赋予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从而方便了金融机构对企事业单位的“身份界定”。此次人民银行与国家质检总局推出的组织机构代码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性好、检索功能强、应用性广等特点,其1400万组织机构信息遍及全国2430个地市,每天动态汇总全国所有机构的变化情况,业务员可通过该系统实时审核相关企业的贷款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介绍,通过该系统银行可以准确地了解申请贷款机构的信息,从而降低贷款的风险,同时单一的代码也能更好地规范企业行为,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诚信环境。
苏宁表示,为加速信用体系建设,使新平台的功能彰显出来,3月份人民银行将率先实现各网点的查询功能,并将在9月前开通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查询功能,届时功能强大的信息基础数据库将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任。“企业身份证”的推行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控制信用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消费增长,还可以扩大信贷范围,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有关金融机构统计,通过系统查询,2006年上半年拒绝的不良信贷申请达1.2万笔,金额625亿元,占到申请贷款总额的2.51%。商业银行开通信息查询不仅能够提高审贷效率,方便群众借贷,更有利于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功能的提高和完善。
继续加大多部委合作
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系统的完善使企业与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发展步入了快行道。据统计,截至到200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1116.77万户,其中借款企业496.6万户,日均查询量达到6.76万次;而个人征信系统已收录自然人5.39亿人,日均查询量达16.4万笔。通过有效的用户管理制度,不仅较好地化解了金融风险,而且使得安全保障体系更为全面有效。
然而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多部委的通力合作。苏宁介绍,除了与质检总局首次实现网络联通,人民银行与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环保总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之间也开展了积极的“对接”。如通过与环保总局的合作,金融机构对排放不达标或污染严重的企业慎放贷款,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而且还可促进企业自身的整改,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苏宁还透露,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同公安部商讨,促进达成个人身份查询与企业身份查询的对接,从而为下一步落实存款实名制提供充分的条件。
观念创新、积极协作,扩大了“身份证”的效用,也加快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组织代码信息库的完整性还可以动态地分析不同地域、各类组织的现状和变化情况,为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多元的决策分析。同时,司法、安全、金融等部门可利用信息代码平台准确锁定企业、个人信息,进一步打击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